蔣馨墓園石雕作品
辜顯榮墓園景觀(堂主攝)
蔣馨家族從事台灣廟宇的石雕工程,包括鹿港天后宮、彰化南瑤宮三川殿、鹿港龍山寺五門殿觀音石雕、後殿龍柱等作品。昭和2年 (1927年),鹿港天后宮三川殿及正殿石雕,為蔣馨來台所承包的第一個工程,並由其女婿張金山負責監工。民國48年,天后宮後殿牆堵石雕,為蔣馨之孫張清玉及張清碧的作品,近50年的時光,蔣馨家族橫跨祖孫三代,為台灣廟宇留下精緻的石雕作品。
蔣馨家族除了施做廟宇石雕外,亦承攬墓園的石雕工程,如高雄陳中和墓、彰化辜顯榮墓等。在鹿港郊區,亦有數座地方望族的墓園石雕,如黃禮永墓、郭振英等,均為蔣馨家族的作品。
堂主於10餘年前開始涉獵古墓,並陸續以蔣馨所承做的墓園做為研究的對象,並於92年彰化兩岸學術研討會鹿港研究發表一篇小論文,今將部份精緻墓園貼在部落格的相片簿,相片簿台灣精緻墓園的相片,包含板橋林家林石、林國華、林國芳墓,霧峰林允卿、林文察衣冠塚、林獻堂等人墓,辜顯榮墓、陳中和墓…等,歡迎各位同好提供更多資訊給堂主。
辜顯榮墓碑(陳仕賢攝)
辜顯榮墓前劍童石雕
黃氏墓園為蔣馨在台的第一個墓園作品(陳仕賢攝)
黃氏墓碑有精緻的博古花卉石雕(堂主攝)
墓碑後方龜背的造型與墓手(陳仕賢攝)
墓園石雕大量使用青斗石材(堂主攝)
蔣馨作品的特色-鰲魚排水口石雕(堂主攝)
蔣馨相關資料請查
彰化文化局出版 《彰化研究兩岸學術研討會-鹿港研究》〈蔣馨家族石雕匠師--廟宇、墓園調查研究〉陳仕賢
2006年5月17日 星期三
2006年5月11日 星期四
西港王船祭
西港王船祭
這張照片是民國83年拍的,哭哭的小朋友已是國中一年級生了。(堂主 攝1994)
(堂主 攝1994)
拿枷的小女孩(堂主 攝1994)
蜈蚣陣(堂主 攝1994)
西港的乩童是很神勇,拍照請小心(堂主 攝2003)
三年一科西港王船醮典
「西港仔香」自乾隆49年(1784)開始舉行繞境活動至今,已邁入第75科香,其香境也由原先的13村鄉擴及今日96村鄉,範圍包括了西港鄉全境、及部分的七股鄉、佳里鎮、安定鄉、及台南市安南區,今年參加繞境的文、武陣頭約有六十多個,以下附上今年西港玉勒慶安宮丙戌年香科醮典一覽表:
豎慶安宮旗杆、燈篙:國曆3月11日(農2月12日)上午5-7點。
造衙門:國曆3月19日(農曆2月20日)上午5-7點。
王船-豎桅、掛帆:國曆4月29日(農4月初2)上午10點。
王船-進水、出澳:國曆5月8日(農4月11日)上午10點。
96村鄉境內豎燈篙:南北宅:國曆4月26日午前10點。
東西宅:國曆5月7日中午11點15分。
起建王醮三天:國曆5月9日(農4月12日)午前10點起鼓。
恭請千歲爺(請王):國曆5月10日(農曆4月13日)下午6點由慶安宮起駕、戌時【下午7-9點】開光點眼。
送火王:國曆5月11日(農曆4月14日)下午3點。
火醮:國曆5月11日(農曆4月14日)即14日清晨一點。
恭請媽祖:國曆5月11日(農曆4月14日)早上5點千歲爺由慶安宮起駕往鹿耳門恭請媽祖。
繞境日期:
第一日香:國曆5月12日(農曆4月15日)早上六點正千歲爺由慶安宮起駕繞境,範圍包括西港之西北角、佳里鎮南端、七股東區;23點20分回鑾安座大吉。
第二日香:國曆5月13日(農曆4月16日)早上六點正千歲爺由慶安宮起駕繞境,範圍包括西港之西南角、部分七股鄉、台南市安南區、安定鄉等溪南地區;23點50分回鑾安座大吉。
第三日香:國曆5月14日(農曆4月17)早上六點正千歲爺由慶安宮起駕繞境,範圍包括西港之東北角、佳里鎮南端;24點回鑾安座大吉。
恭送千歲爺登舟(送王):國曆5月15日(農曆4月18)卯時。
謝燈篙:國曆5月17日-農4月20日巳時即午前10點。
堂主曾於民國83年及民國92年前往拍照,藝閣、陣頭相當精采,可前往觀賞。記得三年前(92年)不小心闖進禁區(西港慶安宮三川殿),取得較好的拍照位置,我從晚上7點至凌晨3點,站在三川殿前,沒能喝水、沒能上廁所,直到遶境結束,待媽祖及王爺神轎回到廟內,才回車上小睡。
凌晨5點再度被鑼鼓聲吵醒,廟宇正進行王船添載,完成後牽引王船遶境,準備「遊天河」(燒王船)。要前往做記錄的朋友,當晚是需熬夜的。堂主將於95年5月14日星期天前往拍照,今年的重點以「拿枷」的民眾為拍照的對象,「枷」是古代犯人的枷鎖,身穿黑衣,手拿香或掃帚,拿掃帚者在遶境的隊伍前,為王爺開路,將不乾淨的東西掃除。有興趣的朋友歡迎5月13、14日前往西港慶安宮。(感謝台南王佑洲老師提供行程資訊)
開水路(堂主 攝2003)
王船遶境(堂主 攝2003)
王船「遊天河」囉!(堂主 攝 2003)
燒王船(堂主 攝2003)
圖、文 鹿水草堂 陳仕賢
0932540251
這張照片是民國83年拍的,哭哭的小朋友已是國中一年級生了。(堂主 攝1994)
(堂主 攝1994)
拿枷的小女孩(堂主 攝1994)
蜈蚣陣(堂主 攝1994)
西港的乩童是很神勇,拍照請小心(堂主 攝2003)
三年一科西港王船醮典
「西港仔香」自乾隆49年(1784)開始舉行繞境活動至今,已邁入第75科香,其香境也由原先的13村鄉擴及今日96村鄉,範圍包括了西港鄉全境、及部分的七股鄉、佳里鎮、安定鄉、及台南市安南區,今年參加繞境的文、武陣頭約有六十多個,以下附上今年西港玉勒慶安宮丙戌年香科醮典一覽表:
豎慶安宮旗杆、燈篙:國曆3月11日(農2月12日)上午5-7點。
造衙門:國曆3月19日(農曆2月20日)上午5-7點。
王船-豎桅、掛帆:國曆4月29日(農4月初2)上午10點。
王船-進水、出澳:國曆5月8日(農4月11日)上午10點。
96村鄉境內豎燈篙:南北宅:國曆4月26日午前10點。
東西宅:國曆5月7日中午11點15分。
起建王醮三天:國曆5月9日(農4月12日)午前10點起鼓。
恭請千歲爺(請王):國曆5月10日(農曆4月13日)下午6點由慶安宮起駕、戌時【下午7-9點】開光點眼。
送火王:國曆5月11日(農曆4月14日)下午3點。
火醮:國曆5月11日(農曆4月14日)即14日清晨一點。
恭請媽祖:國曆5月11日(農曆4月14日)早上5點千歲爺由慶安宮起駕往鹿耳門恭請媽祖。
繞境日期:
第一日香:國曆5月12日(農曆4月15日)早上六點正千歲爺由慶安宮起駕繞境,範圍包括西港之西北角、佳里鎮南端、七股東區;23點20分回鑾安座大吉。
第二日香:國曆5月13日(農曆4月16日)早上六點正千歲爺由慶安宮起駕繞境,範圍包括西港之西南角、部分七股鄉、台南市安南區、安定鄉等溪南地區;23點50分回鑾安座大吉。
第三日香:國曆5月14日(農曆4月17)早上六點正千歲爺由慶安宮起駕繞境,範圍包括西港之東北角、佳里鎮南端;24點回鑾安座大吉。
恭送千歲爺登舟(送王):國曆5月15日(農曆4月18)卯時。
謝燈篙:國曆5月17日-農4月20日巳時即午前10點。
堂主曾於民國83年及民國92年前往拍照,藝閣、陣頭相當精采,可前往觀賞。記得三年前(92年)不小心闖進禁區(西港慶安宮三川殿),取得較好的拍照位置,我從晚上7點至凌晨3點,站在三川殿前,沒能喝水、沒能上廁所,直到遶境結束,待媽祖及王爺神轎回到廟內,才回車上小睡。
凌晨5點再度被鑼鼓聲吵醒,廟宇正進行王船添載,完成後牽引王船遶境,準備「遊天河」(燒王船)。要前往做記錄的朋友,當晚是需熬夜的。堂主將於95年5月14日星期天前往拍照,今年的重點以「拿枷」的民眾為拍照的對象,「枷」是古代犯人的枷鎖,身穿黑衣,手拿香或掃帚,拿掃帚者在遶境的隊伍前,為王爺開路,將不乾淨的東西掃除。有興趣的朋友歡迎5月13、14日前往西港慶安宮。(感謝台南王佑洲老師提供行程資訊)
開水路(堂主 攝2003)
王船遶境(堂主 攝2003)
王船「遊天河」囉!(堂主 攝 2003)
燒王船(堂主 攝2003)
圖、文 鹿水草堂 陳仕賢
0932540251
2006年5月7日 星期日
泉州晉江田野調查日誌9 因為有夢未醒!
95年4月16日至4月23日泉州晉江田野調查記錄 9 因為有夢未醒!
第七天
訪 法石港與惠安崇武古城
92年第一次尋訪「蚶江鹿港對渡碑」時,碑文上曾提及「…蚶江為泉州的總口,上至崇武、獺窟,下連祥芝、永寧,以日湖為其港口門戶,以大小墜山為藩籬屏障,並與洛陽、浦內、法石等內港通航,船隻可直通雙江(泉州灣)…」,法石古渡碼頭位於泉州東門外晉江河畔,岸上有一座真武廟,稱為法石真武廟。
法石真武廟(陳仕賢 攝)
中午前往惠安崇武古城,泉州至崇武古城約40公里,9元車資,班次相當密集,車程約1小時餘。往崇武的路上,會經過洛陽橋,史書稱為「萬安橋」,原為一座浮橋,宋朝泉州郡守蔡襄興建石橋,據道光版《晉江縣志》記載:蔡襄建橋時,洛陽江河廣闊,由於潮汐及河深不可測,無法興建橋樑,蔡襄便撰寫檄文,命部卒帶著檄投入河中,以祭海神。士卒因酒醉倒臥洛陽江邊,醒來發現檄文出現「醋」字,蔡襄認為是酉月廿一日海潮不至,可興建石橋,橋成後居民為感念蔡襄,於橋旁建蔡忠惠祠。
公交車行經張板時,經過青山宮,青山宮為惠安人所信奉的神祇,也是台灣供奉青山王的祖廟。在青山宮山下的市集,可見聞名的惠安女,惠安的婦女仍穿著傳統的服飾,頭髮上所髻的髮飾相當特別。去年我們的閩台文化之旅經過這個市集時,令我印象深刻,欲看惠安女的打扮應深入民間的市集中,不要到所謂的文化村去參觀。
惠安崇武的小販(陳仕賢 攝)
崇武城保存相當完整,明清時重要的水師重地,乾隆51年(1786年)台灣發生林爽文事件後,乾隆52年朝廷派陜甘總督福康安率領水師來台,當時福康安即將水師駐紮在崇武城。在鹿港新祖宮的碑文提及「…自崇武放洋…」,所指的即是崇武城。福康安的軍隊自崇武出海後,由鹿港登岸,為感念媽祖的庇佑,以官帑在鹿港及台灣府城興建官建媽祖廟,即今鹿港新祖宮與台南海安宮。
一般的旅行團到崇武城,均安排到崇武城海邊的石雕公園參觀,門票20元。可是石雕公園均是近代的作品,對於喜歡老房子的我們,崇武古城內的民居才是我們的重點,也建議到崇武的朋友一定要到崇武城內走走。
崇武古城設有四個城門,每座城門上方均有一座小廟,守衛城池。去年來到崇武城只走了南門與西門,這次我們將北門與東門做為我們踏查的目標。城內的民居多以石頭為建築,矗立許多的石屋。惠安崇武是大陸石雕師傅的大本營,當地又出產花崗岩,清代至日治時期,台灣許多廟宇的石雕,皆出自惠安蔣姓及張姓石雕匠師。
我在三年前的彰化兩岸學術研討會—鹿港研究,曾發表一篇〈蔣馨家族石雕匠師—廟宇墓園石雕調查研究〉小論文,探討蔣馨石雕匠師的生命史及其作品特色,在台灣蔣馨家族的作品有;鹿港天后宮、彰化南瑤宮、安平開基天后宮…,其墓園作品有:辜顯榮墓、陳中和墓…等。目前大陸尚有其族孫蔣寶仍從事打石工作,一直未能前往採訪,計劃5月30日的泉州行前往採訪。
「蚶江鹿港對渡碑」提及「…蚶江為泉州的總口,上至崇武、獺窟,…」,獺窟一地在現今的地圖上已消失,經訪談泉州的學者,亦無法正確的提供地點。來到崇武即希望能從當地人的訪談中得知獺窟的所在地。為何要尋訪獺窟,主要是台灣的王爺信仰中,許多的王爺是由獺窟一地來台。
此行印證了實地訪查的效用,我們在崇武得到了答案,獺窟現名為浮山,所以我們在資料上是找不到。在福建的鄉下,往泉州的公交車最後一班車次為6點,由於時間的不允許,我們計劃下一次的泉州、惠安田野調查目標—惠安獺窟。
文史工作是一條永無止境的路,堂主是一個沒有學術背景與資源的文史工作者,許多朋友常問我為何如此投入,我告訴各位:
因為有夢未醒!
完結篇
堂主
950422田調
950505整理
第七天
4月22日
訪 法石港與惠安崇武古城
92年第一次尋訪「蚶江鹿港對渡碑」時,碑文上曾提及「…蚶江為泉州的總口,上至崇武、獺窟,下連祥芝、永寧,以日湖為其港口門戶,以大小墜山為藩籬屏障,並與洛陽、浦內、法石等內港通航,船隻可直通雙江(泉州灣)…」,法石古渡碼頭位於泉州東門外晉江河畔,岸上有一座真武廟,稱為法石真武廟。
法石真武廟(陳仕賢 攝)
中午前往惠安崇武古城,泉州至崇武古城約40公里,9元車資,班次相當密集,車程約1小時餘。往崇武的路上,會經過洛陽橋,史書稱為「萬安橋」,原為一座浮橋,宋朝泉州郡守蔡襄興建石橋,據道光版《晉江縣志》記載:蔡襄建橋時,洛陽江河廣闊,由於潮汐及河深不可測,無法興建橋樑,蔡襄便撰寫檄文,命部卒帶著檄投入河中,以祭海神。士卒因酒醉倒臥洛陽江邊,醒來發現檄文出現「醋」字,蔡襄認為是酉月廿一日海潮不至,可興建石橋,橋成後居民為感念蔡襄,於橋旁建蔡忠惠祠。
公交車行經張板時,經過青山宮,青山宮為惠安人所信奉的神祇,也是台灣供奉青山王的祖廟。在青山宮山下的市集,可見聞名的惠安女,惠安的婦女仍穿著傳統的服飾,頭髮上所髻的髮飾相當特別。去年我們的閩台文化之旅經過這個市集時,令我印象深刻,欲看惠安女的打扮應深入民間的市集中,不要到所謂的文化村去參觀。
惠安崇武的小販(陳仕賢 攝)
崇武城保存相當完整,明清時重要的水師重地,乾隆51年(1786年)台灣發生林爽文事件後,乾隆52年朝廷派陜甘總督福康安率領水師來台,當時福康安即將水師駐紮在崇武城。在鹿港新祖宮的碑文提及「…自崇武放洋…」,所指的即是崇武城。福康安的軍隊自崇武出海後,由鹿港登岸,為感念媽祖的庇佑,以官帑在鹿港及台灣府城興建官建媽祖廟,即今鹿港新祖宮與台南海安宮。
一般的旅行團到崇武城,均安排到崇武城海邊的石雕公園參觀,門票20元。可是石雕公園均是近代的作品,對於喜歡老房子的我們,崇武古城內的民居才是我們的重點,也建議到崇武的朋友一定要到崇武城內走走。
崇武古城設有四個城門,每座城門上方均有一座小廟,守衛城池。去年來到崇武城只走了南門與西門,這次我們將北門與東門做為我們踏查的目標。城內的民居多以石頭為建築,矗立許多的石屋。惠安崇武是大陸石雕師傅的大本營,當地又出產花崗岩,清代至日治時期,台灣許多廟宇的石雕,皆出自惠安蔣姓及張姓石雕匠師。
我在三年前的彰化兩岸學術研討會—鹿港研究,曾發表一篇〈蔣馨家族石雕匠師—廟宇墓園石雕調查研究〉小論文,探討蔣馨石雕匠師的生命史及其作品特色,在台灣蔣馨家族的作品有;鹿港天后宮、彰化南瑤宮、安平開基天后宮…,其墓園作品有:辜顯榮墓、陳中和墓…等。目前大陸尚有其族孫蔣寶仍從事打石工作,一直未能前往採訪,計劃5月30日的泉州行前往採訪。
「蚶江鹿港對渡碑」提及「…蚶江為泉州的總口,上至崇武、獺窟,…」,獺窟一地在現今的地圖上已消失,經訪談泉州的學者,亦無法正確的提供地點。來到崇武即希望能從當地人的訪談中得知獺窟的所在地。為何要尋訪獺窟,主要是台灣的王爺信仰中,許多的王爺是由獺窟一地來台。
此行印證了實地訪查的效用,我們在崇武得到了答案,獺窟現名為浮山,所以我們在資料上是找不到。在福建的鄉下,往泉州的公交車最後一班車次為6點,由於時間的不允許,我們計劃下一次的泉州、惠安田野調查目標—惠安獺窟。
文史工作是一條永無止境的路,堂主是一個沒有學術背景與資源的文史工作者,許多朋友常問我為何如此投入,我告訴各位:
因為有夢未醒!
完結篇
堂主
950422田調
950505整理
2006年5月4日 星期四
古蹟修護的思維 以鹿港龍山寺為例
古蹟修護的思維 以鹿港龍山寺為例
鹿港龍山寺夜景(陳仕賢攝)
古蹟修護的思維—以鹿港龍山寺為例
從事建築史研究,若遇上年代判斷時,可從建築的風格著手。以鹿港龍山寺為例,山門、五門殿、戲台及正殿,為道光年間重修時的建築風格,應屬第一級古蹟的範圍,拜殿為咸豐年間的建築形式,為第二級古蹟的條件,後殿建築於日治時期重修,應為第三級古蹟,兩廂廊於民國67年重修,非屬古蹟建築,有此概念後,面對龍山寺修護工程時,應有不同的修護思維與方式。
台灣古蹟修護的目的,實為保存原有的古風貌,而修護的大原則是「保存」,保存的工作,一為鑑定古風貌,對於被破壞或修改者,儘可能恢復舊觀,二為保存現狀,對現狀良好者,應以現代的方法保護,使其不受自然與人為的破壞。
目前龍山寺彩繪的保存,是最具爭議的工程,龍山寺現況的彩繪為民國47年至53年由郭新林匠師繪製。彩繪的目的在於保護木材,進而美化廟宇建築。龍山寺正殿及戲台彩繪尚保存完善,應加以保護,而五門殿與拜殿的彩繪,因受日照而受損,應可考慮重新施彩,以保護木材材質。目前彩繪修護工程,將待硬體工程完成後,再由內政部專案處理。
921地震發生後,龍山寺建築結構受損,政府為進行緊急搶修龍山寺,上網徵選設計監造單位,由符宏仁建築師事務所獲選,並於民國89年2月開始著手進行檢測、設計、審查及修正等作業,原本由政府以三千萬的預算做緊急加固、部份修繕的方式處理,經地方文史工作者及民眾的反應,變更為全面修護,建築師的書圖也隨之調整,工程費用由原本的三千萬元增至一億五千萬。爾後,建築師所提出的修護書圖,將採原位懸吊正殿屋脊的方式修繕,經東海大學建築學者洪文雄反對,幾經開會協調,最後同意以洪文雄所提出的落架方式施做。
民國89年10月寶成國際集團蔡其瑞、蔡其建昆仲以回饋家鄉之心願,出資修護龍山寺的主體工程,並成立鹿港龍山寺修復工程委員會,延聘專家學者參與修護工程,為台灣古蹟修護第一個由民間企業出資的個案。
分析龍山寺的史料,自道光以來,有五次大規模的重修,分別為道光11年(1831年)、咸豐2至8年(1852-1858年)、昭和13年(1938年)、民國75年至79年、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受損重修等。道光11年由地方士紳發起重修,奠定今日龍山寺之規模。咸豐年間的重修,起因道光28年彰化地區的地震,使龍山寺進行長達6年的重修工程,此次重修由地方人士竭盡全力參與。昭和10年〈1935年〉墩仔腳地震,龍山寺於昭和11年至13年再次進行重修,並重建後殿建築。民國75年由政府主導重修工程,上述五次重修,即有三次重修起因於地震受損。
目前台灣的古蹟修護多採「原位懸吊屋脊」的方式施工,此工法始於民國67年修護彰化孔廟時,漢寶德所提出的修護方式,當時為了保存屋脊脊飾,而「冒險」採懸吊方式修護古蹟。民國75年鹿港龍山寺修繕正殿時,更換正殿正脊,亦採懸吊屋脊的施工方式,事實上,此做法違反屋頂施做的工序,造成屋脊斷面產生裂痕而導致滲水,龍山寺在九二一地震時,更造成屋脊斷落。今日台灣的古蹟修護(如新港奉天宮、北埔慈天宮等),不論是否保存屋脊脊飾,卻以「懸吊屋脊」的方式設計施工,如此,將造成台灣古蹟修護的浩劫。
台灣傳統建築以福州杉為主要木材,古蹟修護需使用大量的木材,而今最大的弊病為木材的品質不佳,導致木料腐朽,彩繪層遭受破壞,結構也因而受損。目前大陸的福州原始林木都受管制,無法取得,台灣古蹟修護多使用二代林為材料來源,木材在採伐後,需經數年的自然陰乾,木材才趨於穩定。此次龍山寺的修護便在經費充裕的情形下,以廠商的施工法及施工技術為優先考量,採取合理標之方式發包予廠商施做,並組織龍山寺修護工程委員會執行修護工程。
鹿港龍山寺拆瓦工程(陳仕賢攝)
鹿港龍山寺的石材於民國70年代修護時,規劃單位曾引進一種英國的石材防護塗料—丙醯酸樹脂,塗於石材表面,造成現在龍山寺的石材正迅速的風化,探討其原因,此石材防護塗料第一次引用於台灣的古蹟修護,適不適合泉州石及觀音石的防護,在台灣並未做保存科學的實驗。另外,施工不當也是造成石材損害的一項因素,當時並未依照每一平方公分所需使用的劑量噴塗,而底塗與面塗的施工時序亦未依規定施做,上述的種種環節皆造成古蹟更大的損壞。
古蹟是有生命的,如同人一樣會生、老、病、死,古蹟的修護是為了讓建築物能夠延長它的壽命,並以現代的保存科學的方法,使其不受自然環境的破壞。目前台灣古蹟保存的觀念及技術仍在建構中,修護古蹟需要的是大家的智慧,共同集思廣義,而非相互掣肘。
原來如此
最近因整理龍山寺的剪報資料,看清了一些事實,真是慘烈!
民國90年有人利用龍山寺重修的時機,行募款之實,說要用這筆錢參與鹿港龍山寺的修護,8年了,錢還在自己的口袋裡,是中飽私囊嗎?還是選擇性地忘記這件事情,反正也沒有人會知道,呵呵呵!
還大言不慚地說:「要等著看龍山寺修壞,再來修理修復單位....」說這種話,是人嗎?
2006年在龍山寺大張旗鼓的說要為龍山寺敲喪鐘,舉白布條,還駡其他不參與舉白布條的人,是共犯!?
口口聲聲說要告修護單位與文建會,為何在修護單位寄出存證信函後,自己卻沈默了,以這個邏輯,這個人也是共犯結構的成員囉!?
行筆自此,實在是罄竹難書,還有更多的事,只因我們知道太多若有人一再汙衊我們,那真的很難再忍氣吞聲了!
鹿港龍山寺夜景(陳仕賢攝)
古蹟修護的思維—以鹿港龍山寺為例
從事建築史研究,若遇上年代判斷時,可從建築的風格著手。以鹿港龍山寺為例,山門、五門殿、戲台及正殿,為道光年間重修時的建築風格,應屬第一級古蹟的範圍,拜殿為咸豐年間的建築形式,為第二級古蹟的條件,後殿建築於日治時期重修,應為第三級古蹟,兩廂廊於民國67年重修,非屬古蹟建築,有此概念後,面對龍山寺修護工程時,應有不同的修護思維與方式。
台灣古蹟修護的目的,實為保存原有的古風貌,而修護的大原則是「保存」,保存的工作,一為鑑定古風貌,對於被破壞或修改者,儘可能恢復舊觀,二為保存現狀,對現狀良好者,應以現代的方法保護,使其不受自然與人為的破壞。
目前龍山寺彩繪的保存,是最具爭議的工程,龍山寺現況的彩繪為民國47年至53年由郭新林匠師繪製。彩繪的目的在於保護木材,進而美化廟宇建築。龍山寺正殿及戲台彩繪尚保存完善,應加以保護,而五門殿與拜殿的彩繪,因受日照而受損,應可考慮重新施彩,以保護木材材質。目前彩繪修護工程,將待硬體工程完成後,再由內政部專案處理。
921地震發生後,龍山寺建築結構受損,政府為進行緊急搶修龍山寺,上網徵選設計監造單位,由符宏仁建築師事務所獲選,並於民國89年2月開始著手進行檢測、設計、審查及修正等作業,原本由政府以三千萬的預算做緊急加固、部份修繕的方式處理,經地方文史工作者及民眾的反應,變更為全面修護,建築師的書圖也隨之調整,工程費用由原本的三千萬元增至一億五千萬。爾後,建築師所提出的修護書圖,將採原位懸吊正殿屋脊的方式修繕,經東海大學建築學者洪文雄反對,幾經開會協調,最後同意以洪文雄所提出的落架方式施做。
民國89年10月寶成國際集團蔡其瑞、蔡其建昆仲以回饋家鄉之心願,出資修護龍山寺的主體工程,並成立鹿港龍山寺修復工程委員會,延聘專家學者參與修護工程,為台灣古蹟修護第一個由民間企業出資的個案。
分析龍山寺的史料,自道光以來,有五次大規模的重修,分別為道光11年(1831年)、咸豐2至8年(1852-1858年)、昭和13年(1938年)、民國75年至79年、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受損重修等。道光11年由地方士紳發起重修,奠定今日龍山寺之規模。咸豐年間的重修,起因道光28年彰化地區的地震,使龍山寺進行長達6年的重修工程,此次重修由地方人士竭盡全力參與。昭和10年〈1935年〉墩仔腳地震,龍山寺於昭和11年至13年再次進行重修,並重建後殿建築。民國75年由政府主導重修工程,上述五次重修,即有三次重修起因於地震受損。
目前台灣的古蹟修護多採「原位懸吊屋脊」的方式施工,此工法始於民國67年修護彰化孔廟時,漢寶德所提出的修護方式,當時為了保存屋脊脊飾,而「冒險」採懸吊方式修護古蹟。民國75年鹿港龍山寺修繕正殿時,更換正殿正脊,亦採懸吊屋脊的施工方式,事實上,此做法違反屋頂施做的工序,造成屋脊斷面產生裂痕而導致滲水,龍山寺在九二一地震時,更造成屋脊斷落。今日台灣的古蹟修護(如新港奉天宮、北埔慈天宮等),不論是否保存屋脊脊飾,卻以「懸吊屋脊」的方式設計施工,如此,將造成台灣古蹟修護的浩劫。
台灣傳統建築以福州杉為主要木材,古蹟修護需使用大量的木材,而今最大的弊病為木材的品質不佳,導致木料腐朽,彩繪層遭受破壞,結構也因而受損。目前大陸的福州原始林木都受管制,無法取得,台灣古蹟修護多使用二代林為材料來源,木材在採伐後,需經數年的自然陰乾,木材才趨於穩定。此次龍山寺的修護便在經費充裕的情形下,以廠商的施工法及施工技術為優先考量,採取合理標之方式發包予廠商施做,並組織龍山寺修護工程委員會執行修護工程。
鹿港龍山寺拆瓦工程(陳仕賢攝)
鹿港龍山寺的石材於民國70年代修護時,規劃單位曾引進一種英國的石材防護塗料—丙醯酸樹脂,塗於石材表面,造成現在龍山寺的石材正迅速的風化,探討其原因,此石材防護塗料第一次引用於台灣的古蹟修護,適不適合泉州石及觀音石的防護,在台灣並未做保存科學的實驗。另外,施工不當也是造成石材損害的一項因素,當時並未依照每一平方公分所需使用的劑量噴塗,而底塗與面塗的施工時序亦未依規定施做,上述的種種環節皆造成古蹟更大的損壞。
古蹟是有生命的,如同人一樣會生、老、病、死,古蹟的修護是為了讓建築物能夠延長它的壽命,並以現代的保存科學的方法,使其不受自然環境的破壞。目前台灣古蹟保存的觀念及技術仍在建構中,修護古蹟需要的是大家的智慧,共同集思廣義,而非相互掣肘。
原來如此
最近因整理龍山寺的剪報資料,看清了一些事實,真是慘烈!
民國90年有人利用龍山寺重修的時機,行募款之實,說要用這筆錢參與鹿港龍山寺的修護,8年了,錢還在自己的口袋裡,是中飽私囊嗎?還是選擇性地忘記這件事情,反正也沒有人會知道,呵呵呵!
還大言不慚地說:「要等著看龍山寺修壞,再來修理修復單位....」說這種話,是人嗎?
2006年在龍山寺大張旗鼓的說要為龍山寺敲喪鐘,舉白布條,還駡其他不參與舉白布條的人,是共犯!?
口口聲聲說要告修護單位與文建會,為何在修護單位寄出存證信函後,自己卻沈默了,以這個邏輯,這個人也是共犯結構的成員囉!?
行筆自此,實在是罄竹難書,還有更多的事,只因我們知道太多若有人一再汙衊我們,那真的很難再忍氣吞聲了!
尋訪「蚶江、鹿港對渡碑」
尋訪「蚶江、鹿港對渡碑」
蚶江鹿港對渡碑與「傳說中的堂主」
尋訪「蚶江、鹿港對渡碑」
曾經千帆雲集的蚶江,是泉州商賈、移民往返鹿港必經的港口,今日的蚶江,在洗盡鉛華後,成為一個寧靜的小鎮,没有來訪的遊客,反到使蚶江保持許多傳統的建築風貌。蚶江的街道彎彎曲曲地,有點像是20年前鹿港的北頭漁村,沿著曲巷來到與鹿港對渡的港口-蚶江港,港口沒有漁民及海防設施,眺望海洋,時空回到220年前。
乾隆48年(1783年)福州將軍永德上疏,奏請開設鹿港為正口,與泉州蚶江對渡通商,乾隆48年12月26日閩浙總督富勒渾乃上奏摺,條陳鹿港、蚶江設口事宜,乾隆49年(1784年)正式開港,開啟鹿港商業及航運輝煌的一頁。
乾隆49年(1784年)鹿港開為「正口」(清廷正式設立的港口),與泉州蚶江對渡,成為繼廈門與鹿耳門對渡後,台灣與大陸通航的第二個官方設立的港口,因而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蚶江港口(陳仕賢攝)
乾隆49年開「正口」後,乃將福寧府通判遷移至蚶江,專管往來泉州、鹿港船隻掛驗及海岸巡防之責。蚶江為泉州的總口,上至崇武、獺窟,下連祥芝、永寧,以日湖為其港口門戶,以大小墜山為藩籬屏障,並與洛陽、浦內、法石等內港通航,船隻可直通雙江(泉州灣)。
清代鹿港與泉州往來頻繁,從蚶江輸出藥材、布匹等至台灣,鹿港則輸出稻米、糖等至泉州,商業的發展使鹿港一度有八個郊行的設立,分別為泉、廈、南、油、布、染、糖等八郊。
嘉慶10年(1805年)官方以三千六百兩購買民地,召募工人準備興建海防官署,3月興工,是年冬因海盜蔡牽事件而停工,至嘉慶11年6月復工續建,同年9月完成官署的建築。蚶江海防官署的座向背海面山,坐東北朝西南,周圍建有城垣,外設照牆,前後共五進,左右合神祠、科房、畫室,共計七十四楹,目前蚶江海防官署業已塌毀,僅存圍牆上一塊「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記」供人憑弔。
「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記」位於泉州蚶江昔日「海防官署」舊址的牆邊,此碑已列為大陸重點文物史料碑記。「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記」又稱「對渡碑」,碑高292公分,寬86公分,保存狀況尚為良好,目前被列為文物保存。
由蚶江港遠眺石湖港,高塔為石湖塔。(陳仕賢)
蚶江鹿港對渡碑與「傳說中的堂主」
尋訪「蚶江、鹿港對渡碑」
曾經千帆雲集的蚶江,是泉州商賈、移民往返鹿港必經的港口,今日的蚶江,在洗盡鉛華後,成為一個寧靜的小鎮,没有來訪的遊客,反到使蚶江保持許多傳統的建築風貌。蚶江的街道彎彎曲曲地,有點像是20年前鹿港的北頭漁村,沿著曲巷來到與鹿港對渡的港口-蚶江港,港口沒有漁民及海防設施,眺望海洋,時空回到220年前。
乾隆48年(1783年)福州將軍永德上疏,奏請開設鹿港為正口,與泉州蚶江對渡通商,乾隆48年12月26日閩浙總督富勒渾乃上奏摺,條陳鹿港、蚶江設口事宜,乾隆49年(1784年)正式開港,開啟鹿港商業及航運輝煌的一頁。
乾隆49年(1784年)鹿港開為「正口」(清廷正式設立的港口),與泉州蚶江對渡,成為繼廈門與鹿耳門對渡後,台灣與大陸通航的第二個官方設立的港口,因而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蚶江港口(陳仕賢攝)
乾隆49年開「正口」後,乃將福寧府通判遷移至蚶江,專管往來泉州、鹿港船隻掛驗及海岸巡防之責。蚶江為泉州的總口,上至崇武、獺窟,下連祥芝、永寧,以日湖為其港口門戶,以大小墜山為藩籬屏障,並與洛陽、浦內、法石等內港通航,船隻可直通雙江(泉州灣)。
清代鹿港與泉州往來頻繁,從蚶江輸出藥材、布匹等至台灣,鹿港則輸出稻米、糖等至泉州,商業的發展使鹿港一度有八個郊行的設立,分別為泉、廈、南、油、布、染、糖等八郊。
嘉慶10年(1805年)官方以三千六百兩購買民地,召募工人準備興建海防官署,3月興工,是年冬因海盜蔡牽事件而停工,至嘉慶11年6月復工續建,同年9月完成官署的建築。蚶江海防官署的座向背海面山,坐東北朝西南,周圍建有城垣,外設照牆,前後共五進,左右合神祠、科房、畫室,共計七十四楹,目前蚶江海防官署業已塌毀,僅存圍牆上一塊「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記」供人憑弔。
「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記」位於泉州蚶江昔日「海防官署」舊址的牆邊,此碑已列為大陸重點文物史料碑記。「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記」又稱「對渡碑」,碑高292公分,寬86公分,保存狀況尚為良好,目前被列為文物保存。
由蚶江港遠眺石湖港,高塔為石湖塔。(陳仕賢)
鹿港龍王祭
鹿港龍王祭
鹿港龍山寺龍王尊神(陳仕賢攝)
每年農曆五月端陽龍舟下水前,鹿港均會舉辦恭迎「龍王尊神」及龍舟點睛下水的儀式,活動隊伍由龍山寺出發,至鹿港天后宮迎請水仙尊王神像,前往彰濱吉安水道龍舟競賽場地,進行祈福點睛儀式。
鹿港龍山寺的龍王尊神是民國55年由鹿港雕刻匠師郭天來重新雕塑,此龍王尊神有別於一般的造型,只雕刻龍頭,而龍王尊神的龍角,是以真的「鹿角」裝置於龍頭上。龍王尊神為早年航海的守護神之一,民間祭祀普遍,目前,淡水福佑宮與麥寮拱範宮各有一尊與鹿港龍山寺相仿的龍王尊神造型。
端午節迎龍王的習俗源自泉州,昔時,5月被視為「毒月」,此季節容易因氣候的變化而生病,民間遂有迎龍王祈福的活動。目前,在泉州市區已無法看到迎龍王的活動,需前往安海與石獅市。
民國92年我前往安海鎮(安平)田野考查時,拜訪安海龍山寺住持,也是中國佛教會副會長釋開慈,經由住持的介紹,請當地的耆老顏子敬老先生帶領,坐上安海的碰碰車(三輪摩托車),來到安海聖殿28號霽雲殿,此殿供奉的主神為真武上帝。在廟前的供桌上,供奉一尊與鹿港龍山寺相仿的龍王尊神。
據顏子敬先生指出,安海有24個境舖(角頭),文革前每個境舖各有一尊龍王尊神,只能遶境自己的角頭管轄。顏先生帶我看的龍王尊神,被視為總龍王頭,可遶境整個安海。目前,安海僅剩下5個龍王尊神,端午節當天上午7點至下午5點,在安海鎮內舉行遶境。
在我所寫的〈泉州晉江田野調查日誌〉中曾提到,石獅城隍廟內有一尊龍王尊神,在端午節當天下午3點開始遶境活動,遶境時需唱采蓮歌,其曲調與我小時候在鹿港所聽到的旋律是一樣的,只可惜台灣已無采蓮的習俗與活動。
迎龍王遶境祈福(陳仕賢攝)
為了龍王尊神的遶境活動,我將於5月30日再度前往安海與石獅進行田野考查,希望能建構閩台文化民俗的一些資料。想了想,在台灣這種速食主義的環境下,我的作法可能是笨了點,辛苦了點,但內心卻是踏實的。
堂主 撰
鹿港龍山寺龍王尊神(陳仕賢攝)
每年農曆五月端陽龍舟下水前,鹿港均會舉辦恭迎「龍王尊神」及龍舟點睛下水的儀式,活動隊伍由龍山寺出發,至鹿港天后宮迎請水仙尊王神像,前往彰濱吉安水道龍舟競賽場地,進行祈福點睛儀式。
鹿港龍山寺的龍王尊神是民國55年由鹿港雕刻匠師郭天來重新雕塑,此龍王尊神有別於一般的造型,只雕刻龍頭,而龍王尊神的龍角,是以真的「鹿角」裝置於龍頭上。龍王尊神為早年航海的守護神之一,民間祭祀普遍,目前,淡水福佑宮與麥寮拱範宮各有一尊與鹿港龍山寺相仿的龍王尊神造型。
端午節迎龍王的習俗源自泉州,昔時,5月被視為「毒月」,此季節容易因氣候的變化而生病,民間遂有迎龍王祈福的活動。目前,在泉州市區已無法看到迎龍王的活動,需前往安海與石獅市。
民國92年我前往安海鎮(安平)田野考查時,拜訪安海龍山寺住持,也是中國佛教會副會長釋開慈,經由住持的介紹,請當地的耆老顏子敬老先生帶領,坐上安海的碰碰車(三輪摩托車),來到安海聖殿28號霽雲殿,此殿供奉的主神為真武上帝。在廟前的供桌上,供奉一尊與鹿港龍山寺相仿的龍王尊神。
據顏子敬先生指出,安海有24個境舖(角頭),文革前每個境舖各有一尊龍王尊神,只能遶境自己的角頭管轄。顏先生帶我看的龍王尊神,被視為總龍王頭,可遶境整個安海。目前,安海僅剩下5個龍王尊神,端午節當天上午7點至下午5點,在安海鎮內舉行遶境。
在我所寫的〈泉州晉江田野調查日誌〉中曾提到,石獅城隍廟內有一尊龍王尊神,在端午節當天下午3點開始遶境活動,遶境時需唱采蓮歌,其曲調與我小時候在鹿港所聽到的旋律是一樣的,只可惜台灣已無采蓮的習俗與活動。
迎龍王遶境祈福(陳仕賢攝)
為了龍王尊神的遶境活動,我將於5月30日再度前往安海與石獅進行田野考查,希望能建構閩台文化民俗的一些資料。想了想,在台灣這種速食主義的環境下,我的作法可能是笨了點,辛苦了點,但內心卻是踏實的。
堂主 撰
泉州晉江田野調查日誌8
95年4月16日至4月23日泉州晉江田野調查記錄 8
第六天
4月21日 下午
下午離開石獅前往泉州市,石獅市區的公交車可隨招隨停,但警察會取締,而司機為了衝業績,都會配合當地民眾「激清演出」違規停車。守法的我們乃前往車站搭車,可確保有位子可坐。石獅至泉州約20公里,40分鐘可抵達泉州市,車資每人6.5元,每10分鐘有一班車次,相當方便。目前石獅前往泉州的公交車已有數十年的車齡,自今年的6月起將全部汰舊換新,以豪華舒適的空調車替代。
來到泉州市我們住進熟悉的華僑大廈,飯店位於市中心泉州府學--孔廟旁,前方為工人文化館,每天晚上皆有南管演奏,在飯店一樓即可聽到南樂的吟唱。下午的行程以泉州天后宮、富美古渡的富美宮及聚寶街為參訪地點。
泉州市區的「的士」是按規定跳表,起價6元,相當便宜,可多利用「的士」,但若是遠距離,仍要搭公交車,較為優惠,上車請投1元,公交車不找零,請自備零錢。
94年與泉州天后宮的翁總幹事與孫副董事長相識,今天特地拜訪,並帶來仕賢2月出版的著作《台灣的媽祖廟》(遠足出版社出版)相贈,有關台灣的書籍,目前在大陸是一門顯學。今年6月在泉州市郊的「閩台緣博物館」即將開幕,是一座以福建與台灣為主題的博物館,耗資近兩億的人民幣興建,日後前往泉州時,可安排參訪。
泉州富美宮(陳仕賢攝)
訪富美古渡與富美宮
位於泉州晉江旁,有一塊古渡碑,上書「富美古渡遺址」,為昔時的渡口。渡口旁因興建順濟橋,而使渡口的功能喪失,而成為遺址,供人懷念。
富美古渡口旁的小巷,為通往泉州天后宮的必經之路,進入巷內,有一間古廟,名為「富美宮」。泉州富美宮主祀漢朝太子太傅蕭何(蕭望之),配祀廿四司、文武尊王,為泉州地區王爺位階最高之王爺行宮。蕭望之,字長倩,東海蘭陵人,歷任將相,為一代儒宗,泉州人景仰蕭望之高風亮節,而奉為富美古渡的守護神。
鹿港復興路有一座富美宮,為潯海施姓五房之先民自大陸恭請來台,原為爐主制,輪流供奉於民宅,民國64年始建廟,廟名仍沿用祖廟「富美宮」之名,民國68年完成廟宇興建,於70年舉行祈安三獻禮。民國83年再次重修,民國86年完成富美宮的重建,民國86年鹿港富美宮至大陸泉州富美宮謁祖進香。在台灣,以富美宮為廟名者,都是與泉郡富美宮有關的寺廟,主祀蕭太傅。
由泉州富美宮穿越小巷,往泉州天后宮的途中,有一棟古厝,為明代宰相李贄的故居。李贄,號卓吾,泉州市人,為明代傑出的進步思想家。此古厝為李贄的故居,1960年代由泉州市將其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晚上約了泉州的文史工作者,亦是泉州天后宮前任董事長、黎明大學教授黃炳元老師,黃老師鑽研文史已數十年,並曾到台灣訪問數次,是泉州的知名學者。仕賢已久仰黃老師,但未曾見面。從泉州天后宮孫副董得知電話,遂約黃炳元老師見面,並向其請益。
黃老師已70歲,但身體仍硬朗,其家族曾是泉州的望族,在華僑大廈前的商街土地,皆為其家族的資產,後來在共產的體制下,由政府徵收興建房舍,再分幾戶公寓給黃家,目前,黃老師即住在我們下榻華僑大廈對面。
我敬贈《台灣的媽祖廟》給黃老師,請他指正,黃老師也帶一本最新的著作《面對歷史與風俗》送給我們,黃老師一再強調,希望我們下次來泉州時與他聯絡,他將派泉州天后宮的車輛給我們使用…,真感謝黃老師的熱情並願意接受仕賢的採訪。
未完待續
仕賢
950421田野調查日誌
950504整理
2006年5月2日 星期二
泉州晉江田野調查日誌7
95年4月16日至4月23日泉州晉江田野調查記錄 7
第六天
4月21日 上午
再訪石獅市郊 埔錦鄉
施、黃、許是鹿港三大姓氏,其中黃姓分佈於鹿港泉州街、北頭東石及菜園。泉州街的黃姓來自泉州市南門外十九都(石獅)埔錦一帶,埔錦為今日石獅市寶蓋鎮,民國94年5月我曾前往實地考查,並訪談當地耆老,將原鄉「埔錦黃姓十二年普度」的輪普資料整理呈現。
埔錦地區在農曆七月有一個「輪普」的習俗,由各角頭輪流普度,此習俗也由祖先一併帶到台灣。《鹿港寺廟大全》一書提及「埔錦十二普」:其內容為「塘頭鼠、淺下牛、堂邊虎、蘇厝兔、後宅龍、埔仔蛇、紅窟馬、堂後羊、崙後猴、山仔雞、吳頭狗、後頭豬。」早年許多資料都為口述留傳,因音訛而產生字訛,《鹿港鎮志宗教篇》大量引用《鹿港寺廟大全》資料,無法正確提供資料。
經筆者現場訪談及地名的對照,「埔錦十二普」是以十二生肖及當地角頭姓氏來輪普,分別為:「鼠年塘頭王姓、牛年錦亭陳姓、虎年塘邊蔡姓、兔年蘇厝蘇姓、龍年厚澤(后宅)林姓、蛇年埔錦黃姓、馬年洪崛洪姓、羊年塘後黃姓、猴年後垵吳姓、鷄年山雅吳姓、狗年俉頭張姓(已散村)、豬年後頭吳姓」,提供給各位參考。
今天(95年4月21日)再度造訪埔錦,欲前往埔錦可搭由石獅市往蚶江、石湖的公交車,費用為2元,我們為求方便,改搭「的士」。石獅市的的士是不跳表收費的,因為的士起價6.5元,而市區搭三輪車起價為人民幣5元,所以搭的士是需用「喊價」的方式,通常司機的喊價價格是跳表價格的一倍。
埔錦的入口有一座牌樓,由牌樓走進市區約10分鐘,在兩旁商店間或店面前方,可看到一些些墓塚,墳墓就在家門前,有點怪怪地。進入市區,我們來到埔錦的信仰中心—集英堂,集英堂正殿供奉佛祖,虎邊神龕供奉玄天上帝。而位於鹿港泉州街也有一座集英堂,即埔錦的分香廟宇,廟名仍延用祖廟,光復後廟宇重修,才改為「集英宮」,鹿港集英宮所供奉的主神為玄天上帝。
在埔錦集英堂的後方有一座小廟,稱為清暉堂五位大巡,供奉「薛、李、高、林、張」五位王爺。廟宇雖有五位王爺,但當地居民皆稱此廟為「薛大巡」,以薛王爺為此廟的代稱。在鹿港,泉州街內有一個神壇,亦稱清暉堂,即複製原鄉的信仰。
埔錦的聚落給我的印象是又髒又亂,在巷道內穿梭時,空氣中彌漫一股垃圾腐爛的味道,而公廁更是令人不敢恭維,廁所仍是茅坑,應該有數年未清掃,而且廁所是沒有門的,還好我們三位都是男生,比較好解決。
未完待續
仕賢
950421田野調查日誌
950502整理
泉州晉江田野調查日誌6
泉州晉江田野調查日誌6
錢江真如殿(陳仕賢攝)
95年4月16日至4月23日泉州晉江田野調查記錄 6
第五天 下午
訪 潯海施琅紀念館、潯海施姓大宗祠、錢江真如殿、錢江施姓大宗祠
南潯又稱「衙口」,搭上金井往泉州的公交車,車資3元,可請車掌小姐幫忙,到達衙口時讓我們下車。可能是在台灣受到「文化的薰陶」?,仕賢的穿著已極盡可能的像大陸人士,本身講話又有濃厚的「泉州腔」(鹿港腔)(我說英文也有鹿港腔,真是要命),可是一上車就被車掌小姐看出我們是「台灣來的」。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氣質吧?!,即使我那「面惡心善」的外表,仍不小心讓人看出「台灣來的」…
施琅紀念館與施姓大宗祠相鄰,來到紀念館時,管理人正要休息,在得知我們是從「台灣來的」,管理人熱心的開門讓我們參觀,內部陳列有關施琅及其族人的相關事蹟文物,是研究閩台文化學者應參觀的紀念館。在館內得知施琅及其夫人黃氏、王氏的陵墓位於惠安縣黃塘與洛江河市的交界,墓道碑、墓誌銘、石翁仲、石馬…等一應俱全,這讓研究墳墓石雕的我,忍不住動心想前往一探,就把看陵墓的計劃,安排在下一次的行程中吧。
施琅紀念館的管理人送我們每人一本《施琅將軍傳》及《施琅研究》,真是感恩。由於前一天在東石餓肚子,所以今天中餐準備麵包裹腹,中午不要餓著即可。在施姓大宗祠內午餐,耳邊傳來的是一陣陣的麻將聲,來晉江的這幾天,到處都在打麻將,尤其愈是鄉下愈嚴重。施姓大宗祠內有數塊科舉高中的匾額,但看得出是近代新做的仿古匾額,許多的文物在文革時已遭破壞損毀。
在衙口參訪了幾座廟宇,多為近年新建,有六姓府、三王府、四大巡等,並沒有其他較重要的發現。坐上「碰碰車」(是我為它取的代號,就是三輪摩托車,後方有一布棚車頂可遮陽,內部可坐3至4人)前往錢江。錢江是我們第一次參訪,由於不知在何處下車,遂告訴司機到「錢江最大間的廟」下車,司機載我們來到「錢江真如殿」。
鹿港成功路也有一座「錢江真如殿」的廟宇,供奉玄天上帝,係清乾隆45年(1780年)錢江施姓族人由福建晉江縣渡台時,由祖廟恭請玄天上帝神像及香火來台,於鹿港建廟崇祀,目前廟宇建築是民國78年重修時的廟貌。
晉江縣錢江真如殿建於宋徽宗宣和6年(1124年),由錢江五世祖施亮公所倡建,曾歷經元大德2年(1298年)、明洪武13年(1380年)、明萬曆2年(1574年)及清道光、咸豐年間的重修。目前在錢江村內有二座真如殿,一座舊廟位於錢江施姓宗祠旁,另一座新廟於2006年3月新建完竣,位於錢江海濱。
錢江真如殿與東石石佛寺、寶蓋山虎岫寺(石獅姑嫂塔下方)、金井西資巖齊名,並稱閩南四大名殿。而鹿港錢江真如殿沿革碑提及分香自虎岫寺,是不正確的,錢江施姓先祖移民來台時,自家鄉真如殿迎請玄天上帝護佑,並在鹿港興建廟宇,廟名仍延用家鄉祖廟的名稱。
晉江縣錢江真如殿內供奉六姓府與三王府,六姓府的王爺是由南沙崗分香而來,三王府則是李、邢、朱王爺,而鹿港真如殿內供奉代天巡狩邢王爺,是由祖廟分香而來。
未完待續
仕賢
950420田野調查日誌
950501整理
錢江真如殿(陳仕賢攝)
95年4月16日至4月23日泉州晉江田野調查記錄 6
第五天 下午
4月20日
訪 潯海施琅紀念館、潯海施姓大宗祠、錢江真如殿、錢江施姓大宗祠
南潯又稱「衙口」,搭上金井往泉州的公交車,車資3元,可請車掌小姐幫忙,到達衙口時讓我們下車。可能是在台灣受到「文化的薰陶」?,仕賢的穿著已極盡可能的像大陸人士,本身講話又有濃厚的「泉州腔」(鹿港腔)(我說英文也有鹿港腔,真是要命),可是一上車就被車掌小姐看出我們是「台灣來的」。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氣質吧?!,即使我那「面惡心善」的外表,仍不小心讓人看出「台灣來的」…
施琅紀念館與施姓大宗祠相鄰,來到紀念館時,管理人正要休息,在得知我們是從「台灣來的」,管理人熱心的開門讓我們參觀,內部陳列有關施琅及其族人的相關事蹟文物,是研究閩台文化學者應參觀的紀念館。在館內得知施琅及其夫人黃氏、王氏的陵墓位於惠安縣黃塘與洛江河市的交界,墓道碑、墓誌銘、石翁仲、石馬…等一應俱全,這讓研究墳墓石雕的我,忍不住動心想前往一探,就把看陵墓的計劃,安排在下一次的行程中吧。
施琅紀念館的管理人送我們每人一本《施琅將軍傳》及《施琅研究》,真是感恩。由於前一天在東石餓肚子,所以今天中餐準備麵包裹腹,中午不要餓著即可。在施姓大宗祠內午餐,耳邊傳來的是一陣陣的麻將聲,來晉江的這幾天,到處都在打麻將,尤其愈是鄉下愈嚴重。施姓大宗祠內有數塊科舉高中的匾額,但看得出是近代新做的仿古匾額,許多的文物在文革時已遭破壞損毀。
在衙口參訪了幾座廟宇,多為近年新建,有六姓府、三王府、四大巡等,並沒有其他較重要的發現。坐上「碰碰車」(是我為它取的代號,就是三輪摩托車,後方有一布棚車頂可遮陽,內部可坐3至4人)前往錢江。錢江是我們第一次參訪,由於不知在何處下車,遂告訴司機到「錢江最大間的廟」下車,司機載我們來到「錢江真如殿」。
鹿港成功路也有一座「錢江真如殿」的廟宇,供奉玄天上帝,係清乾隆45年(1780年)錢江施姓族人由福建晉江縣渡台時,由祖廟恭請玄天上帝神像及香火來台,於鹿港建廟崇祀,目前廟宇建築是民國78年重修時的廟貌。
晉江縣錢江真如殿建於宋徽宗宣和6年(1124年),由錢江五世祖施亮公所倡建,曾歷經元大德2年(1298年)、明洪武13年(1380年)、明萬曆2年(1574年)及清道光、咸豐年間的重修。目前在錢江村內有二座真如殿,一座舊廟位於錢江施姓宗祠旁,另一座新廟於2006年3月新建完竣,位於錢江海濱。
錢江真如殿與東石石佛寺、寶蓋山虎岫寺(石獅姑嫂塔下方)、金井西資巖齊名,並稱閩南四大名殿。而鹿港錢江真如殿沿革碑提及分香自虎岫寺,是不正確的,錢江施姓先祖移民來台時,自家鄉真如殿迎請玄天上帝護佑,並在鹿港興建廟宇,廟名仍延用家鄉祖廟的名稱。
晉江縣錢江真如殿內供奉六姓府與三王府,六姓府的王爺是由南沙崗分香而來,三王府則是李、邢、朱王爺,而鹿港真如殿內供奉代天巡狩邢王爺,是由祖廟分香而來。
未完待續
仕賢
950420田野調查日誌
950501整理
2006年5月1日 星期一
泉州晉江田野調查日誌5
95年4月16日至4月23日泉州晉江田野調查記錄
第五天
前往金井南沙崗
昨天在東石走了約4個小時,所以晚上在建聯飯店的9樓足浴,即腳底按摩,這是我認為可以恢復疲勞的方法之一。許多人在腳底按摩時,呼天搶地,即可知道長期不正常的作息,身體已有異樣。飯店的足浴價錢較高,70分鐘48元人民幣,但可向飯店一樓櫃台拿取優待卷,折價10元。
今天的目的地是金井鎮的海邊—南沙崗,南沙崗有一座廟宇,稱為「大房頭六姓府」,供奉「順、欽、黃、朱、李及十三大巡」六位王爺,鹿港許多的王爺廟是由南沙崗分香而來,遂決定前往探訪。
由石獅市搭公交車往金井,班車相當密集,約15分鐘即有一班次,車資5元,石獅至金井約二十公里,三十分鐘可到金井。沿途經過鹿港施姓的祖籍地:衙口、錢江、石廈、后宅…等地,是我們下午的行程。
金井是我第二次造訪,去年我隨鹿港龍山寺前往大陸時,曾來到金井,街內有一座媽祖廟,稱為東宮媽祖廟。當時廟方還派鑼鼓陣迎接我們,每人肩上披一條類似候選人的綵帶,在金井的街區踩街,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的進香活動?
由金井前往南沙崗約有六公里,鄉下地方沒有「的士」,所以仍搭上最方便的「摩的」。南沙崗六姓府是一座臨近海邊的王爺廟,文革時廟宇遭到破壞,現存廟宇是近年才重建。目前鹿港菜園順義宮「順府王爺」及潤澤宮「十三王爺」等,其王爺皆來自南沙崗。
王爺皆有其姓氏,如順府王爺、李府王爺…等,可是廟方卻有一尊王爺稱為「十三王爺」,其造型為左手拿書,右手執筆的文官打扮,與鹿港潤澤宮、玉渠宮的十三王爺造型相仿,但為何稱十三王爺,目前尚無明確的資料,仍有待查證?
昨天曾提到深滬的「鎮海宮」供奉十二大巡,是深滬灣的一座大廟。由南沙崗坐「摩的」前往,約7、8公里,我們來到位於深滬華峰土地寮的鎮南宮,其廟宇的氣勢,可與南鯤鯓代天府相媲美,在大陸地區的王爺廟中,算是規模較大的一座。
鎮海宮的「十二大巡」分別是「周、趙、魏、鄭、楚、吳、秦、宋、齊、魯、越、劉」王爺,感覺有點像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列國?廟方人員表示,每年均由一位王爺主事,所以會再刻一尊副尊神像,總計十三尊王爺,而第十二尊王爺的造型即上述所提及:左手拿書,右手執筆的文官造型,筆者認為「十三王爺」的稱號,應是信士們對此尊王爺的代稱。
中午前往衙口、潯海及錢江,是鹿港施姓祖籍的大本營,鹿港有句諺語:施黃許、赤查某,娶施黃許,敬如天公祖,施姓是鹿港的第一大姓,其族人的勢力相當龐大。在鹿港,有兩大施姓的宗族,稱為錢江(前港)與潯海(後港)。
依溫陵「錢江施姓」族譜得知:「唐昭宗祕書丞施典,由河南光州固始縣入閩,為錢江始祖」。而「潯海施姓」則是南宋孝宗元年(1163年)大理寺評事施炳,由固始縣遷福建福清,後移晉江南潯(即衙口鄉),是為潯海始祖。在鹿港古蹟保存區內可看見「錢江衍派」或「潯海衍派」,皆為施姓的分支堂號。
而施姓的郡望堂號稱「吳興堂」,為三國時代施姓族人遷居吳興,後成當地的望族。此外施姓另有一堂號稱為「臨濮堂」,為紀念施姓先祖施之常公事孔子,封「臨濮侯」,故以「臨濮堂」為堂號。
未完待續
仕賢
950420田野調查日誌
950430整理
第五天
4月20日
前往金井南沙崗
昨天在東石走了約4個小時,所以晚上在建聯飯店的9樓足浴,即腳底按摩,這是我認為可以恢復疲勞的方法之一。許多人在腳底按摩時,呼天搶地,即可知道長期不正常的作息,身體已有異樣。飯店的足浴價錢較高,70分鐘48元人民幣,但可向飯店一樓櫃台拿取優待卷,折價10元。
今天的目的地是金井鎮的海邊—南沙崗,南沙崗有一座廟宇,稱為「大房頭六姓府」,供奉「順、欽、黃、朱、李及十三大巡」六位王爺,鹿港許多的王爺廟是由南沙崗分香而來,遂決定前往探訪。
由石獅市搭公交車往金井,班車相當密集,約15分鐘即有一班次,車資5元,石獅至金井約二十公里,三十分鐘可到金井。沿途經過鹿港施姓的祖籍地:衙口、錢江、石廈、后宅…等地,是我們下午的行程。
金井是我第二次造訪,去年我隨鹿港龍山寺前往大陸時,曾來到金井,街內有一座媽祖廟,稱為東宮媽祖廟。當時廟方還派鑼鼓陣迎接我們,每人肩上披一條類似候選人的綵帶,在金井的街區踩街,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的進香活動?
由金井前往南沙崗約有六公里,鄉下地方沒有「的士」,所以仍搭上最方便的「摩的」。南沙崗六姓府是一座臨近海邊的王爺廟,文革時廟宇遭到破壞,現存廟宇是近年才重建。目前鹿港菜園順義宮「順府王爺」及潤澤宮「十三王爺」等,其王爺皆來自南沙崗。
王爺皆有其姓氏,如順府王爺、李府王爺…等,可是廟方卻有一尊王爺稱為「十三王爺」,其造型為左手拿書,右手執筆的文官打扮,與鹿港潤澤宮、玉渠宮的十三王爺造型相仿,但為何稱十三王爺,目前尚無明確的資料,仍有待查證?
昨天曾提到深滬的「鎮海宮」供奉十二大巡,是深滬灣的一座大廟。由南沙崗坐「摩的」前往,約7、8公里,我們來到位於深滬華峰土地寮的鎮南宮,其廟宇的氣勢,可與南鯤鯓代天府相媲美,在大陸地區的王爺廟中,算是規模較大的一座。
鎮海宮的「十二大巡」分別是「周、趙、魏、鄭、楚、吳、秦、宋、齊、魯、越、劉」王爺,感覺有點像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列國?廟方人員表示,每年均由一位王爺主事,所以會再刻一尊副尊神像,總計十三尊王爺,而第十二尊王爺的造型即上述所提及:左手拿書,右手執筆的文官造型,筆者認為「十三王爺」的稱號,應是信士們對此尊王爺的代稱。
中午前往衙口、潯海及錢江,是鹿港施姓祖籍的大本營,鹿港有句諺語:施黃許、赤查某,娶施黃許,敬如天公祖,施姓是鹿港的第一大姓,其族人的勢力相當龐大。在鹿港,有兩大施姓的宗族,稱為錢江(前港)與潯海(後港)。
依溫陵「錢江施姓」族譜得知:「唐昭宗祕書丞施典,由河南光州固始縣入閩,為錢江始祖」。而「潯海施姓」則是南宋孝宗元年(1163年)大理寺評事施炳,由固始縣遷福建福清,後移晉江南潯(即衙口鄉),是為潯海始祖。在鹿港古蹟保存區內可看見「錢江衍派」或「潯海衍派」,皆為施姓的分支堂號。
而施姓的郡望堂號稱「吳興堂」,為三國時代施姓族人遷居吳興,後成當地的望族。此外施姓另有一堂號稱為「臨濮堂」,為紀念施姓先祖施之常公事孔子,封「臨濮侯」,故以「臨濮堂」為堂號。
未完待續
仕賢
950420田野調查日誌
950430整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