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7日 星期四
鬼月正是看墓月
鬼月正是看墳墓月 圖文 堂主
堂主近年來以墳墓建築為研究主題之一,參訪了不少的墓園
除了官墓外,地方士紳的墓園亦是我研究的重點
農曆七月鬼月,堂主認為正是看墳墓的好時機
因為,七月開鬼門後,鬼都在"民間"遊玩,若是如此,墳墓成了空城,又何怕之有!
許多朋友知道堂主喜歡看墓園建築,問我有何忌諱
我覺得"人是未來的鬼,鬼是以前的人",只要不做虧心事,又有何懼!
95年8月16日,堂主遇到好友蕭先生,他是台灣地理師公會的名譽理事長,
數年前即曾提起要出版一本"台灣的墓園",以他專業的知識再加上堂主的撰稿整理
應有所為,但應雙方都忙於事業,所以一晃數年,
昨天的相遇,確定先出版"彰化縣的古墓",如此,可以深入的撰述,
以下是幾個精緻的墓園,先與大家分享
上圖是鹿港黃家墓園,精緻的石雕作品是台灣墓園的佼佼者,石雕匠師為蔣馨,堂主曾寫了一篇
小論文專攻蔣馨廟宇、墓園石雕作品,及匠師生命史的研究。
位於彰化快官辜顯榮墓,墓園遠眺大肚溪及大肚山脈,墓園石雕亦為蔣馨石雕匠師群的作品。
台中霧峰林家林獻堂墓,九二一地震此墓全毀,墓碑斷裂,現已重修完成。
台中霧峰林家林文察的衣冠塚,位於太平竹仔坑軍事管事區內,林文察曾帶領台勇協助清廷
攻打太平天國軍,於漳州萬松關戰亡,埋於萬松關,在太平則是衣冠塚。墓前有石馬、石翁仲
及贔屭碑(墓道碑)。
此墓是林獻堂之父,清代舉人林文欽的墓園,墓園由江西堪輿師陳寶忠所相之地,地理師將
他的名字落款於墓手上,在台灣的墓園中相當罕見。
林文欽的墓園造型為龜背石壙,墓前有一對石筆。
台中的古厝相當精緻,十餘年前,當堂主參訪古厝時,心想,古厝的主人生前宅第蓋的金碧輝煌,
身後的陰宅是如何呢?開始堂主的古墓之旅。
上圖是筱雲山莊在日治時期的墓園。
台灣省城興建總理吳鸞旂家族的墓園,位於車籠埔冬瓜山,九二一地震全毀,現已修復,
堂主在數天前曾專文介紹此墓,請查部落格的文章。
上圖是地震前的影像。
台中保存最精緻的民宅社口大夫第主人林振芳的墓園,墓前的石坊牌樓在台灣的古墓中獨樹一格,
一旁的墓誌銘是鹿港名書法家鄭鴻猷所書,鄭貽林所撰的碑文。
位於台中縣陳基六墓園,陳基六生前為自己寫墓誌銘,墓碑造型相當特別。
彰化和美的古墓,此墓為清乾隆年間彰化士紳楊志申之母的墓園,墓前有一對石筆。楊志申的
後代即日治時期彰化街長楊吉臣,楊家有一座墓園位於快宮辜顯榮墓旁。
台北板橋林家林石墓,位於大溪三層一帶。
高雄陳中和墓,已列為古蹟,此墓的石雕是蔣馨匠派的作品。
堂主的心得
目前,學術界少有學者願意從事墳墓的調查,在台灣的碩論中僅有數篇研究墓園建築,相當難得
堂主從事文化工作數年,許多陽宅沒有的資料,陰宅卻有令人意外的收獲,
如墓園的墓誌銘、當時書法家的聯句、石雕作品,墓碑型式及至風水
都是值得做研究的,也能補足目前文獻的資料
但隨著公墓公園化及"拾金"的習俗,精緻的墓園將愈來愈少
為了能有開創性的史料,堂主才會對墓園的調查不餘遺力
文獻上的研究就留給學者吧,吃力不討好的只好自己調查研究
有機會再與各位分享,也希望各位不吝提供堂主資訊,感恩
堂主 950817
2006年8月16日 星期三
第二級古蹟彰化元清觀災後現場
彰化元清觀災後現場
前言
民國95年4月9日元清觀遭到回祿之災,正殿及三川殿幾乎全毀,目前正進行災後的清理,並計畫將依原貌修復。
災後第一天,堂主即趕到元清觀,受損狀況真令人心痛。
歷史沿革
元清觀彰化市民稱為「天公壇」,為清代台灣少數以「觀」為名的寺廟。早年應為神明會的組織型態,至乾隆28年(1763年)始創建廟宇。後由士紳林文濬、貢生鄭士模等業戶修建,嘉慶年間曾重修。每年正月初9玉皇大帝聖誕,信士絡繹不絕,紛至元清觀祭祀,為彰化泉州人士主要信仰的廟宇。
道光28年(1848年)11月初8,彰化大地震,元清觀五門殿(前殿)及戲台崩塌受損,士紳原議遷建縣城南方,因同治元年(1862年)戴潮春事件而暫緩。同治5年(1866年)由舉人蔡德芳、士紳陳元吉等倡議重修,監生楊祥光負責重修的工程,歷經數年的重修仍未竣工,日後由張昭彩、職員莊瓊輝再進行重修工程,至光緒13年(1887年)完成重修。
同治、光緒年間的重修,元清觀的前殿、戲台規模宏偉壯觀,正殿增高基礎,並加以髹漆,廟宇煥然一新。重修後由泉州七邑人士(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德化、永春)舉行三朝慶成醮,完成開光謝土儀式,此次的重修奠定今日元清觀的建築規模。三川殿楣樑上懸掛「溫陵福地」匾,即訴說著元清觀為泉州人的信仰中心。
日治時期實施市區改正,拓寬天公壇巷(今陳稜路),正殿及後殿右側遭拆除部份。光復後,元清觀遭住民佔用,至民國71年佔住戶遷出後,由市公所進行修護,民國74年8月19日指定為國家第二級古蹟。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元清觀三川殿牆面受損,民國91年進行重修,保存元清觀的風貌,民國95年4月9日遭回祿之災,正殿及三川殿受損。
三川殿內的木架構因高溫,棟架、門板已全部炭化,龍虎堵石雕因受熱而產生龜裂,殿內重要石碑文字因受熱全部剝落,正殿神明及清代古匾亦付之一炬,火災災害是古蹟的一大浩劫。
建築藝術
元清觀的建築保存清同治、光緒年間重修時的風貌,元清觀為三進二院的建築格局,分別為三川殿、正殿及後殿。三川殿面寬五開間,因開有五個門,故又稱五門殿。五門殿屋頂為「斷簷升箭口」的造型,正門三開間處屋頂升高,兩旁屋簷較低,主次分明。
三川殿後方建有一座捲棚式的軒亭,屋頂採歇山式造型,不做燕尾脊,而以馬背造型呈現,其風格與鹿港龍山寺拜殿相同。此軒亭原為元清觀的戲台空間,因道光28年(1848年)彰化大地震,戲台受損而拆毀,今已不復見。
正殿屋頂建築為重簷歇山式,為了承受重簷屋頂山牆的重量,在正殿次間增設一列柱子,元清觀的「增柱法」為台灣傳統建築的例子。正殿採三通五瓜棟架,由於正殿挑高,通樑下方另置疊斗,以增加其結構力學。
正殿主祀玉皇大帝,配祀王母娘娘及太上老君,兩旁從祀張天師與玄天上帝,後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兩旁配祀十八羅漢。正殿內四點金柱有乾隆59年(1794年)及光緒8年(1882年)重修時的抱柱聯。
元清觀目前保存有乾隆27年(1762年)「穹窿主宰」匾、「慈航慧照」匾、「海國同天」匾等,三川殿內兩旁有明治31年(1898年)吳德功所撰「溫陵元清觀碑記」碑文,為元清觀重要的文物。
三川殿上方木架構已遭燻黑,兩旁交趾陶及磚雕、青斗石獅幸未受波及。
青斗石獅(尚存)
三川殿正門前有一對青斗石獅,龍邊公獅,腳踩繡球,球上並雕有古代錢幣的圖紋,虎邊母獅,懷抱小獅,這對石獅的造型,身體的姿態獨特,背部螺紋式的鬃毛刻劃入微,充份表現出匠師的功力。此對石獅,為台灣廟宇石獅造型的經典之作。
「螭虎團爐」木雕(已毀)
三川殿正門兩旁「螭虎團爐」木雕,螭虎與古代青銅器上的獸紋相似,為勇猛之獸,具有避邪之意。元清觀的木屏,以螭虎造型構成香爐的圖案,香爐的中央雕有磬牌,其上書有「囍」字,有「祈求平安」之意。
門簪木雕(尚存)
三川殿的門簪木雕,門簪又稱門印、門鈕。正門的門簪為龍首造型,由於龍首無角,故又稱「螭首」。次間的門簪為獅子的造型,獅子又分開口與閉口獅,分別象徵公獅與母獅。稍間的門簪為蟾蜍造型,古代文人喻月宮為「蟾宮」,裝飾蟾蜍的造型,有「科舉高中、金榜題名」的涵意。
交趾陶(尚存)
交趾,為五嶺以南一帶的古地名,漢置交趾郡而得名,交趾陶(日本稱為交趾燒)是一種多彩鉛釉軟陶,以低溫(約800度)所燒製而成的陶器,為泉州、潮洲一帶寺廟裝飾藝術之一。元清觀三川殿兩旁側牆交趾陶,為光緒3年(1877年)重修時的作品,龍邊裝飾鳳凰,虎邊為麒麟。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時,部份交趾陶受損,由嘉義林光沂進行修護。
磚雕(尚存)
三川殿兩旁側牆的裙堵,以磚雕構成「大獅小獅戲彩球」的圖騰,大獅小獅引申為「太師與少師」,為周代官制,是功名的象徵。另外在櫃抬腳處及正殿通往後殿的拱門上方,亦有精緻的磚雕作品。
門神彩繪(已毀)
三川殿的門神彩繪,正門門神為趙天君與王天君的造型,有別於一般王爺廟的門神,龍邊為王天君持執鐧,並在額頭上方出現第三隻眼睛,趙天君手持鞭,守護元清觀廟門,此門神及三川殿彩繪為民國55年由和美彩繪匠師陳穎派的作品。
「得一以清」匾(已毀)
三川殿內有一塊「得一以清」匾,為咸豐8年(1858年)水師提督曾玉明所獻,此句取自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此匾額由於歷年的重修,上下落款的文字被油漆所覆蓋,而不易察覺。
龍砛與龍柱(龍柱已毀、龍砛石雕尚存)
拜殿前有一塊青石龍砛石雕,稱為「御路」,龍砛上方刻有雲龍,為神聖空間的象徵。拜殿前的龍柱是光緒3年(1877年)重修時的作品,為清末龍柱造型的佳作。龍柱採單龍盤柱,龍柱上方並有八仙人物裝飾其上,柱頭有李白醉寫番表等人物雕刻。
堂主的觀點
元清觀是一座木架構精緻的廟寺,建築仍保存光緒3年(1877)重建的格局,在台灣,保存光緒年間的木構建築,誠屬難得。民國88年元清觀曾因九二一地震,局部受損,民國91年進行修復。
台灣的寺廟多為木構建築,氣候潮溼與白蟻蟲害是古蹟最大的殺害。由於室內照明的需求,在木構架上設置電線與電燈,當木構建築受到白蟻的侵蝕時,原本電線外層的pvc絶緣體,會受到白蟻分泌的液體侵蝕,導致電線過熱,引燃火災。此次火災若非人為管理不當,白蟻蟻害卻常被忽視,因為它不僅會啃蝕木材,木構上的電線也會受損。
民國91年修復後,堂主曾前往元清觀,當時戶外下雨,室內則下小雨,屋頂漏水嚴重,雖然包商已抓漏防水,但漏水已使木構件受潮,正是白蟻生存的環境。許多古厝發生火災,都歸究電線老化,才會走火,但元清觀才於民國91年修復,電線已於當時新設,不應是電線老化的問題所致。上述是堂主的淺見,元清觀已進入災後清理的階段,希望有朝一日,元清觀能依原貌修復完成。
心痛的堂主 上
上述文章部份取自 陳仕賢、許嘉勇、邱麗琴合著《彰化歷史散步》一書,本書由堂主在去年自費出版,是堂主第4本自費的書籍,今年本書獲國史館獎勵出版台灣文獻書刊優選。
前言
民國95年4月9日元清觀遭到回祿之災,正殿及三川殿幾乎全毀,目前正進行災後的清理,並計畫將依原貌修復。
災後第一天,堂主即趕到元清觀,受損狀況真令人心痛。
歷史沿革
元清觀彰化市民稱為「天公壇」,為清代台灣少數以「觀」為名的寺廟。早年應為神明會的組織型態,至乾隆28年(1763年)始創建廟宇。後由士紳林文濬、貢生鄭士模等業戶修建,嘉慶年間曾重修。每年正月初9玉皇大帝聖誕,信士絡繹不絕,紛至元清觀祭祀,為彰化泉州人士主要信仰的廟宇。
道光28年(1848年)11月初8,彰化大地震,元清觀五門殿(前殿)及戲台崩塌受損,士紳原議遷建縣城南方,因同治元年(1862年)戴潮春事件而暫緩。同治5年(1866年)由舉人蔡德芳、士紳陳元吉等倡議重修,監生楊祥光負責重修的工程,歷經數年的重修仍未竣工,日後由張昭彩、職員莊瓊輝再進行重修工程,至光緒13年(1887年)完成重修。
同治、光緒年間的重修,元清觀的前殿、戲台規模宏偉壯觀,正殿增高基礎,並加以髹漆,廟宇煥然一新。重修後由泉州七邑人士(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德化、永春)舉行三朝慶成醮,完成開光謝土儀式,此次的重修奠定今日元清觀的建築規模。三川殿楣樑上懸掛「溫陵福地」匾,即訴說著元清觀為泉州人的信仰中心。
日治時期實施市區改正,拓寬天公壇巷(今陳稜路),正殿及後殿右側遭拆除部份。光復後,元清觀遭住民佔用,至民國71年佔住戶遷出後,由市公所進行修護,民國74年8月19日指定為國家第二級古蹟。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元清觀三川殿牆面受損,民國91年進行重修,保存元清觀的風貌,民國95年4月9日遭回祿之災,正殿及三川殿受損。
三川殿內的木架構因高溫,棟架、門板已全部炭化,龍虎堵石雕因受熱而產生龜裂,殿內重要石碑文字因受熱全部剝落,正殿神明及清代古匾亦付之一炬,火災災害是古蹟的一大浩劫。
建築藝術
元清觀的建築保存清同治、光緒年間重修時的風貌,元清觀為三進二院的建築格局,分別為三川殿、正殿及後殿。三川殿面寬五開間,因開有五個門,故又稱五門殿。五門殿屋頂為「斷簷升箭口」的造型,正門三開間處屋頂升高,兩旁屋簷較低,主次分明。
三川殿後方建有一座捲棚式的軒亭,屋頂採歇山式造型,不做燕尾脊,而以馬背造型呈現,其風格與鹿港龍山寺拜殿相同。此軒亭原為元清觀的戲台空間,因道光28年(1848年)彰化大地震,戲台受損而拆毀,今已不復見。
正殿屋頂建築為重簷歇山式,為了承受重簷屋頂山牆的重量,在正殿次間增設一列柱子,元清觀的「增柱法」為台灣傳統建築的例子。正殿採三通五瓜棟架,由於正殿挑高,通樑下方另置疊斗,以增加其結構力學。
正殿主祀玉皇大帝,配祀王母娘娘及太上老君,兩旁從祀張天師與玄天上帝,後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兩旁配祀十八羅漢。正殿內四點金柱有乾隆59年(1794年)及光緒8年(1882年)重修時的抱柱聯。
元清觀目前保存有乾隆27年(1762年)「穹窿主宰」匾、「慈航慧照」匾、「海國同天」匾等,三川殿內兩旁有明治31年(1898年)吳德功所撰「溫陵元清觀碑記」碑文,為元清觀重要的文物。
三川殿上方木架構已遭燻黑,兩旁交趾陶及磚雕、青斗石獅幸未受波及。
青斗石獅(尚存)
三川殿正門前有一對青斗石獅,龍邊公獅,腳踩繡球,球上並雕有古代錢幣的圖紋,虎邊母獅,懷抱小獅,這對石獅的造型,身體的姿態獨特,背部螺紋式的鬃毛刻劃入微,充份表現出匠師的功力。此對石獅,為台灣廟宇石獅造型的經典之作。
「螭虎團爐」木雕(已毀)
三川殿正門兩旁「螭虎團爐」木雕,螭虎與古代青銅器上的獸紋相似,為勇猛之獸,具有避邪之意。元清觀的木屏,以螭虎造型構成香爐的圖案,香爐的中央雕有磬牌,其上書有「囍」字,有「祈求平安」之意。
門簪木雕(尚存)
三川殿的門簪木雕,門簪又稱門印、門鈕。正門的門簪為龍首造型,由於龍首無角,故又稱「螭首」。次間的門簪為獅子的造型,獅子又分開口與閉口獅,分別象徵公獅與母獅。稍間的門簪為蟾蜍造型,古代文人喻月宮為「蟾宮」,裝飾蟾蜍的造型,有「科舉高中、金榜題名」的涵意。
交趾陶(尚存)
交趾,為五嶺以南一帶的古地名,漢置交趾郡而得名,交趾陶(日本稱為交趾燒)是一種多彩鉛釉軟陶,以低溫(約800度)所燒製而成的陶器,為泉州、潮洲一帶寺廟裝飾藝術之一。元清觀三川殿兩旁側牆交趾陶,為光緒3年(1877年)重修時的作品,龍邊裝飾鳳凰,虎邊為麒麟。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時,部份交趾陶受損,由嘉義林光沂進行修護。
磚雕(尚存)
三川殿兩旁側牆的裙堵,以磚雕構成「大獅小獅戲彩球」的圖騰,大獅小獅引申為「太師與少師」,為周代官制,是功名的象徵。另外在櫃抬腳處及正殿通往後殿的拱門上方,亦有精緻的磚雕作品。
門神彩繪(已毀)
三川殿的門神彩繪,正門門神為趙天君與王天君的造型,有別於一般王爺廟的門神,龍邊為王天君持執鐧,並在額頭上方出現第三隻眼睛,趙天君手持鞭,守護元清觀廟門,此門神及三川殿彩繪為民國55年由和美彩繪匠師陳穎派的作品。
「得一以清」匾(已毀)
三川殿內有一塊「得一以清」匾,為咸豐8年(1858年)水師提督曾玉明所獻,此句取自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此匾額由於歷年的重修,上下落款的文字被油漆所覆蓋,而不易察覺。
龍砛與龍柱(龍柱已毀、龍砛石雕尚存)
拜殿前有一塊青石龍砛石雕,稱為「御路」,龍砛上方刻有雲龍,為神聖空間的象徵。拜殿前的龍柱是光緒3年(1877年)重修時的作品,為清末龍柱造型的佳作。龍柱採單龍盤柱,龍柱上方並有八仙人物裝飾其上,柱頭有李白醉寫番表等人物雕刻。
堂主的觀點
元清觀是一座木架構精緻的廟寺,建築仍保存光緒3年(1877)重建的格局,在台灣,保存光緒年間的木構建築,誠屬難得。民國88年元清觀曾因九二一地震,局部受損,民國91年進行修復。
台灣的寺廟多為木構建築,氣候潮溼與白蟻蟲害是古蹟最大的殺害。由於室內照明的需求,在木構架上設置電線與電燈,當木構建築受到白蟻的侵蝕時,原本電線外層的pvc絶緣體,會受到白蟻分泌的液體侵蝕,導致電線過熱,引燃火災。此次火災若非人為管理不當,白蟻蟻害卻常被忽視,因為它不僅會啃蝕木材,木構上的電線也會受損。
民國91年修復後,堂主曾前往元清觀,當時戶外下雨,室內則下小雨,屋頂漏水嚴重,雖然包商已抓漏防水,但漏水已使木構件受潮,正是白蟻生存的環境。許多古厝發生火災,都歸究電線老化,才會走火,但元清觀才於民國91年修復,電線已於當時新設,不應是電線老化的問題所致。上述是堂主的淺見,元清觀已進入災後清理的階段,希望有朝一日,元清觀能依原貌修復完成。
心痛的堂主 上
上述文章部份取自 陳仕賢、許嘉勇、邱麗琴合著《彰化歷史散步》一書,本書由堂主在去年自費出版,是堂主第4本自費的書籍,今年本書獲國史館獎勵出版台灣文獻書刊優選。
2006年8月15日 星期二
黃山行
黃山行
徐霞客曾說到「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黃山是世界自然遺產,山上規畫有西海景區、北海景區、夢幻景區、白雲景區、玉屏景區及溫泉景區
黃山又分前山與後山
前山險峻,後山秀麗
一般的團體來到黃山,因時間的關係,僅擇其一
而我們將在黃山待上三天三夜
上午由宏村出發,約一個小時的車程即到黃山的雲谷纜車站,
雲谷索道纜車是大型的纜車,一車可搭載數十人,直達白鵝嶺站,
下了纜車後,我們先參觀始信峰,開始我們「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行程
來到黃山的後山,後山的景色較為秀麗,適合一般團體的參訪,
黃山的五大觀景台皆位於後山,奇山、奇石、奇松及雲海皆為黃山之最
上午先前往始信峰,相傳古人持懷疑態登山,來到此地始相信黃山之奇,所以此峰稱為始信峰
此地主要的景觀有連理松、轅門松、黑虎松及童子拜觀音等
中午經北海來到西海飯店,是我們下榻的酒店
西海酒店是四星級的酒店,在這裡住一晚可抵山下住三晚,
一天的住宿費牌價為1000元人民幣相當昂貴,
酒店另設有通舖,一床120元
中午在飯店內用餐,山上所有的物資需靠挑夫挑上山來
原本礦泉水一瓶2元,來到山上一瓶約8至10元
午後2點我們出發前往光明頂、飛來石、夢筆生花、筆架峰等
沿途走了數千個台階,若無法負荷,可坐竹椅,但費用很貴,
前二天我們參訪宏村、西遞等世界文化遺產古民居,
在黃山的三天,欣賞自然景觀,享受森林浴,
黃山的第二天,我們將前往黃山最新開發的夢幻景區,並將深入黃山地區遊客最稀少,景觀最奇麗的西海大峽谷
前往西海大峽谷
後山的遊客實在太多了,今天我們將前往西海大峽谷,由於路途遙遠,多數團體是不會來到西海大峽谷
在前往黃山時,導遊已為我們準備拐杖,
堂主由於5月腰傷,又要揹重的相機,所以也要了一支拐杖,減輕身體的負擔
我們就這樣上山、下山,爬了數千數萬階的石階
為了享受西海大峽谷的美景
由於是新開發旳景區,所以沿途的奇山奇松,並沒有被冠上奇寄怪怪的名字
尋幽探訪者反而可以得片刻的清寧,不需由導遊的介紹
用心來體會西海大峽谷的時空
我們的團員,年長者50餘歲,年紀最小的是黃家的小朋友,分別是國小六、五、二年級的小朋友
西海大峽谷除了台階外,全是自然的景觀,沒有人工的觀景台設施,就連廁所也以特殊地形做規畫
我們自上午10點出發,走了約3個小時,來到步仙橋
步仙橋連接兩端的峭壁,站在橋上凌空望下,數萬丈的懸崖即在自己的腳下
穿越山洞,可到另一端的峭壁
前方的山頂出現一座石頭堆砌的小廟
不知走了多少路,堂主已達過登山的最高境界--兩腳已無知覺的往前走
黃山的氣候陰晴不定,中午過後,開始下雨,還好出發前已準備了雨衣
我們走了約4個小時,在下午2點30分來到白雲山莊,此時我們才在餐廳吃午餐
西海大峽谷歸來,需再經過光明頂,才能回到住宿的酒店
黃家的小朋友,全程參與西海大峽谷的行程
來黃山的朋友,西海大峽谷是值得安排的
堂主
徐霞客曾說到「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黃山是世界自然遺產,山上規畫有西海景區、北海景區、夢幻景區、白雲景區、玉屏景區及溫泉景區
黃山又分前山與後山
前山險峻,後山秀麗
一般的團體來到黃山,因時間的關係,僅擇其一
而我們將在黃山待上三天三夜
上午由宏村出發,約一個小時的車程即到黃山的雲谷纜車站,
雲谷索道纜車是大型的纜車,一車可搭載數十人,直達白鵝嶺站,
下了纜車後,我們先參觀始信峰,開始我們「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行程
來到黃山的後山,後山的景色較為秀麗,適合一般團體的參訪,
黃山的五大觀景台皆位於後山,奇山、奇石、奇松及雲海皆為黃山之最
上午先前往始信峰,相傳古人持懷疑態登山,來到此地始相信黃山之奇,所以此峰稱為始信峰
此地主要的景觀有連理松、轅門松、黑虎松及童子拜觀音等
中午經北海來到西海飯店,是我們下榻的酒店
西海酒店是四星級的酒店,在這裡住一晚可抵山下住三晚,
一天的住宿費牌價為1000元人民幣相當昂貴,
酒店另設有通舖,一床120元
中午在飯店內用餐,山上所有的物資需靠挑夫挑上山來
原本礦泉水一瓶2元,來到山上一瓶約8至10元
午後2點我們出發前往光明頂、飛來石、夢筆生花、筆架峰等
沿途走了數千個台階,若無法負荷,可坐竹椅,但費用很貴,
前二天我們參訪宏村、西遞等世界文化遺產古民居,
在黃山的三天,欣賞自然景觀,享受森林浴,
黃山的第二天,我們將前往黃山最新開發的夢幻景區,並將深入黃山地區遊客最稀少,景觀最奇麗的西海大峽谷
前往西海大峽谷
後山的遊客實在太多了,今天我們將前往西海大峽谷,由於路途遙遠,多數團體是不會來到西海大峽谷
在前往黃山時,導遊已為我們準備拐杖,
堂主由於5月腰傷,又要揹重的相機,所以也要了一支拐杖,減輕身體的負擔
我們就這樣上山、下山,爬了數千數萬階的石階
為了享受西海大峽谷的美景
由於是新開發旳景區,所以沿途的奇山奇松,並沒有被冠上奇寄怪怪的名字
尋幽探訪者反而可以得片刻的清寧,不需由導遊的介紹
用心來體會西海大峽谷的時空
我們的團員,年長者50餘歲,年紀最小的是黃家的小朋友,分別是國小六、五、二年級的小朋友
西海大峽谷除了台階外,全是自然的景觀,沒有人工的觀景台設施,就連廁所也以特殊地形做規畫
我們自上午10點出發,走了約3個小時,來到步仙橋
步仙橋連接兩端的峭壁,站在橋上凌空望下,數萬丈的懸崖即在自己的腳下
穿越山洞,可到另一端的峭壁
前方的山頂出現一座石頭堆砌的小廟
不知走了多少路,堂主已達過登山的最高境界--兩腳已無知覺的往前走
黃山的氣候陰晴不定,中午過後,開始下雨,還好出發前已準備了雨衣
我們走了約4個小時,在下午2點30分來到白雲山莊,此時我們才在餐廳吃午餐
西海大峽谷歸來,需再經過光明頂,才能回到住宿的酒店
黃家的小朋友,全程參與西海大峽谷的行程
來黃山的朋友,西海大峽谷是值得安排的
堂主
2006年8月14日 星期一
中部名園古厝之旅 土牛劉家伙房篇
中部名園古厝之旅 土牛劉家伙房篇 圖文/堂主
土牛劉家伙房篇
今天(950813)由新竹竹塹文教基金會主辦,
溫文龍老師帶領新竹的解說員及愛好文化資產的朋友們
來到中部進行一趟"中部名園古厝之旅",由堂主親自帶領解說
為了此次的活動,堂主在8月10日即先行前往各古厝實地踏查,
以確保能夠進入古厝參觀
此次的行程我們參觀台中縣第三級古蹟社口大夫第、
筱雲山莊門樓(因為整修目前無法入內參觀)、
土牛劉家伙房(客家文物館),下午前往彰化山腳路月眉劉宅(歷史建築)、
永靖餘館(第三級古蹟)
今天為大家介紹土牛劉家伙房
石岡土牛劉家祖先來自廣東大埔,是一個客家聚落的建築群
由門樓的對聯可知此家族的遷徙,對聯上書
「自埔縣分支族啟鴻圖祀奉春秋追遠德,由石岡發蹟功成駿業序遵昭穆薦餘馨」
對聯的末字為「德馨」,劉家伙房為「德馨堂」,
取自劉禹錫〈陋室銘〉中的「唯吾德馨」
上圖是民國80餘年,堂主還年輕時所拍攝的照片
院子前的水池為風水池,並兼具實用與調節氣候,
水池中的鵝群在昔時又有防盜與防蛇的功能
在合院院門的門上書有「德從閩嶺啟 馨自粵鄉成」,
此聯句以「德馨」為冠首,
句尾「啟成」則是劉家先祖劉文進的官章
劉文進為嘉慶21年(1816)的貢生,
門楣上有一塊「貢元」匾
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土牛劉家伙房受到震災,移為平地
現在所看到的圖像是地震前的舊貌,下圖是伙房的正廳
地震前正廳內的神龕,神龕上方有一塊小匾,書有「德馨堂」,
是劉家伙房的自立堂號
廳堂的兩旁原是牆壁,此次的重建,
因應空間的需求,需做了些調整
難怪堂主在現場所看到的空間與印象中的不一樣
十餘年前堂主拍到劉宅的正廳步口棟架,
上方的彩繪是石岡的彩繪師傅劉沛然的作品
由於劉沛然是石岡人,所以在他的彩繪作品中,
常以「石莊」為其號,此棟架在九二一全毀
現已不復見
民國95年5月9日劉家伙房重建完成,並在伙房內成立客家文物館
此次的重建外觀依原貌重建,另外考量到結構安全與空間的使用
部份的空間做了些微的改變
目前客家文物館免費參觀,館內並有解說員為團體解說,
可安排前往參觀(周一休館)
以下是重建後的劉家伙房,可與舊貌做個比對
許多朋友會認為建築物很新,但堂主認為能夠重建劉家伙房,
並成立文物館,讓更多人來到此地
了解石岡鄉及劉家開墾的史蹟,是很有意義的,
此時,建築物雖很新(因為剛重建好),但精神的傳承也是重要的。
在院子前我們看到一塊墓碑,此墓碑因故為使用於墓園,
於是將此碑置於院中,做為紀念碑
我們在劉祥三主任委員與土牛國小退休主任余金秋精闢的解說與帶領下,
讓我們獲益良多
上圖為十餘年前所拍,下圖為95年8月10所拍,
可明顯發現碑文的字跡已重新做處理。
墓碑上的「茶陽」,即是大埔縣
堂主自17歲開始,常一個人揹著相機,
以影像記錄台灣的文化資產,至今已逾20年了
堂主記錄許多古厝或廟宇的變遷,
有古蹟修護前、修護後,文物被偷前、被偷後,
九二一地震前、地震後及重修影像,
有機會再與各位分享
未完待續
社口大夫第、永靖餘三館、社頭月眉劉宅
堂主 950814
土牛劉家伙房篇
今天(950813)由新竹竹塹文教基金會主辦,
溫文龍老師帶領新竹的解說員及愛好文化資產的朋友們
來到中部進行一趟"中部名園古厝之旅",由堂主親自帶領解說
為了此次的活動,堂主在8月10日即先行前往各古厝實地踏查,
以確保能夠進入古厝參觀
此次的行程我們參觀台中縣第三級古蹟社口大夫第、
筱雲山莊門樓(因為整修目前無法入內參觀)、
土牛劉家伙房(客家文物館),下午前往彰化山腳路月眉劉宅(歷史建築)、
永靖餘館(第三級古蹟)
今天為大家介紹土牛劉家伙房
石岡土牛劉家祖先來自廣東大埔,是一個客家聚落的建築群
由門樓的對聯可知此家族的遷徙,對聯上書
「自埔縣分支族啟鴻圖祀奉春秋追遠德,由石岡發蹟功成駿業序遵昭穆薦餘馨」
對聯的末字為「德馨」,劉家伙房為「德馨堂」,
取自劉禹錫〈陋室銘〉中的「唯吾德馨」
上圖是民國80餘年,堂主還年輕時所拍攝的照片
院子前的水池為風水池,並兼具實用與調節氣候,
水池中的鵝群在昔時又有防盜與防蛇的功能
在合院院門的門上書有「德從閩嶺啟 馨自粵鄉成」,
此聯句以「德馨」為冠首,
句尾「啟成」則是劉家先祖劉文進的官章
劉文進為嘉慶21年(1816)的貢生,
門楣上有一塊「貢元」匾
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土牛劉家伙房受到震災,移為平地
現在所看到的圖像是地震前的舊貌,下圖是伙房的正廳
地震前正廳內的神龕,神龕上方有一塊小匾,書有「德馨堂」,
是劉家伙房的自立堂號
廳堂的兩旁原是牆壁,此次的重建,
因應空間的需求,需做了些調整
難怪堂主在現場所看到的空間與印象中的不一樣
十餘年前堂主拍到劉宅的正廳步口棟架,
上方的彩繪是石岡的彩繪師傅劉沛然的作品
由於劉沛然是石岡人,所以在他的彩繪作品中,
常以「石莊」為其號,此棟架在九二一全毀
現已不復見
民國95年5月9日劉家伙房重建完成,並在伙房內成立客家文物館
此次的重建外觀依原貌重建,另外考量到結構安全與空間的使用
部份的空間做了些微的改變
目前客家文物館免費參觀,館內並有解說員為團體解說,
可安排前往參觀(周一休館)
以下是重建後的劉家伙房,可與舊貌做個比對
許多朋友會認為建築物很新,但堂主認為能夠重建劉家伙房,
並成立文物館,讓更多人來到此地
了解石岡鄉及劉家開墾的史蹟,是很有意義的,
此時,建築物雖很新(因為剛重建好),但精神的傳承也是重要的。
在院子前我們看到一塊墓碑,此墓碑因故為使用於墓園,
於是將此碑置於院中,做為紀念碑
我們在劉祥三主任委員與土牛國小退休主任余金秋精闢的解說與帶領下,
讓我們獲益良多
上圖為十餘年前所拍,下圖為95年8月10所拍,
可明顯發現碑文的字跡已重新做處理。
墓碑上的「茶陽」,即是大埔縣
堂主自17歲開始,常一個人揹著相機,
以影像記錄台灣的文化資產,至今已逾20年了
堂主記錄許多古厝或廟宇的變遷,
有古蹟修護前、修護後,文物被偷前、被偷後,
九二一地震前、地震後及重修影像,
有機會再與各位分享
未完待續
社口大夫第、永靖餘三館、社頭月眉劉宅
堂主 950814
2006年8月8日 星期二
盧村木雕樓
黃山皖南古民居八日遊(五)
第二天下午 盧村木雕樓
7月8日下午四點,我們一行人離開宏村,前往盧村木雕樓
盧村距離宏村僅1公里餘,雖然很近,但我們還是選擇搭車前往
盧村古民居是清道光年間四品朝議大夫盧幫燮所建‧至今仍保存完整
其中以木雕樓為徽派木雕藝術的極品
盧村所呈現的建築,仍是皖南民居徽派建築的特色,三層樓高的建築
僅留一個小門,門上有屋頂造型向外延伸
三樓開有小窗戶
可以瞭望兼防禦功能
內部一定開有天井,形成合院的建築,在徽派的建築,天井的設計又稱為「四水歸堂」
也就是說下雨時,雨水集中於天井處,再經水道排出
水代表財富,因為水可以滋養萬物
導遊帶領我們穿過曲巷,稍一閃神,就有可能脫隊
由於堂主忙著拍照,常常跟不上隊伍,還好有體貼的伙伴會注意堂主有沒有跟上
比較少遊客會來到盧村,因為知名度不及宏村與西遞
村子少了觀光的人潮,所有的經濟來源仍需年輕人外出打拚
所以在村子大多是老弱婦孺
我們參觀了許多的宅第,地陪為我們解說著,在許多的民宅廳堂
皆設有一口地下水井,這是防範戰亂時,仍有飲水的水源
導遊從水井提了水,要每個人洗個手,試試水的溫度
水是非常的冰涼
導遊曾要我們嘗一口水,但是出門在外,還是要注意衛生,不要跟腸胃過意不去
在村子裡拍照時,需要特別的小心,有些村民是不給拍的
所以拍照要快、狠、準,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拍民居時,有當地人寫實的生活,張力會更大
影像會更具有生命力
盧村的古民居內可欣賞到精采的木雕作品
在大陸的收費景點,有許多的好處,除了景點一定派導遊解說外
精緻的民居一定可以參觀拍照
讓參觀者入寶山可以滿載而回
參觀盧村後,我們來到村子旁的小溪,再印證聚落的發展與水的重要關係
由於今天走的太累,子文兄與黃家的小朋友到小溪泡泡腳
由於泡腳的位置在水的上游處,讓位於下游洗菜的婦人,以不友善的眼神望著這一群不速之客
想必婦人今晚的菜菜,多了另一個「味道」吧。
鄉下地區仍是以挑肥的方式灌溉菜園或農田,
突然來了一陣尿屎味,原來這位老兄正挑著水肥從我們一旁經過
在台灣已看不過挑肥的人了,忍不住按了一張,做紀念囉!
ps:
1、木雕樓的門票為26元,參觀時間約一小時餘,到宏村時,可安排前往。
第二天下午 盧村木雕樓
7月8日下午四點,我們一行人離開宏村,前往盧村木雕樓
盧村距離宏村僅1公里餘,雖然很近,但我們還是選擇搭車前往
盧村古民居是清道光年間四品朝議大夫盧幫燮所建‧至今仍保存完整
其中以木雕樓為徽派木雕藝術的極品
盧村所呈現的建築,仍是皖南民居徽派建築的特色,三層樓高的建築
僅留一個小門,門上有屋頂造型向外延伸
三樓開有小窗戶
可以瞭望兼防禦功能
內部一定開有天井,形成合院的建築,在徽派的建築,天井的設計又稱為「四水歸堂」
也就是說下雨時,雨水集中於天井處,再經水道排出
水代表財富,因為水可以滋養萬物
導遊帶領我們穿過曲巷,稍一閃神,就有可能脫隊
由於堂主忙著拍照,常常跟不上隊伍,還好有體貼的伙伴會注意堂主有沒有跟上
比較少遊客會來到盧村,因為知名度不及宏村與西遞
村子少了觀光的人潮,所有的經濟來源仍需年輕人外出打拚
所以在村子大多是老弱婦孺
我們參觀了許多的宅第,地陪為我們解說著,在許多的民宅廳堂
皆設有一口地下水井,這是防範戰亂時,仍有飲水的水源
導遊從水井提了水,要每個人洗個手,試試水的溫度
水是非常的冰涼
導遊曾要我們嘗一口水,但是出門在外,還是要注意衛生,不要跟腸胃過意不去
在村子裡拍照時,需要特別的小心,有些村民是不給拍的
所以拍照要快、狠、準,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拍民居時,有當地人寫實的生活,張力會更大
影像會更具有生命力
盧村的古民居內可欣賞到精采的木雕作品
在大陸的收費景點,有許多的好處,除了景點一定派導遊解說外
精緻的民居一定可以參觀拍照
讓參觀者入寶山可以滿載而回
參觀盧村後,我們來到村子旁的小溪,再印證聚落的發展與水的重要關係
由於今天走的太累,子文兄與黃家的小朋友到小溪泡泡腳
由於泡腳的位置在水的上游處,讓位於下游洗菜的婦人,以不友善的眼神望著這一群不速之客
想必婦人今晚的菜菜,多了另一個「味道」吧。
鄉下地區仍是以挑肥的方式灌溉菜園或農田,
突然來了一陣尿屎味,原來這位老兄正挑著水肥從我們一旁經過
在台灣已看不過挑肥的人了,忍不住按了一張,做紀念囉!
ps:
1、木雕樓的門票為26元,參觀時間約一小時餘,到宏村時,可安排前往。
2006年8月3日 星期四
宏村古民居(二)
黃山 皖南民居八日遊(四)
第三日上午
我們這一團特別安排住在宏村的民宿,以便能深入體驗古民居的生活。
上午6點即外出拍照,希望能有較好的景色可以攝取,
在古民居中,窄窄的巷道旁,有清澈的水道,是居民洗滌的用水
所以堂主想要看看水是從何而來
沿著水流,不小心就走出了村子外頭
發現此溪
(堂主攝)
溪水潺潺地流過,此處有一個高程的落差,是宏村的祖先,堆砌石塊而形成的
攔水壩,在此壩的右側,有一個水閘門,引溪水進入村子
宏村的月池(堂主攝 )
月池是宏村的牛胃,也是宏村的中心位置
月池四周皆是徽派的建築
黑瓦與白牆倒映於水中,美如畫
宏村月池的晨曦(堂主 攝)
由於前一天下午抵達宏村時,遊客實在太多
又不能趕人,再加上數百位大學生來此地畫畫
五顏六色的衣著,無法呈現徽派建築之美
清晨六點多,來到月池,如詩般的景色,令人陶醉其中
堂主攝
堂主攝
注意事項:
1、清晨6點,宏村古民居的警衛已開始站崗,管制人員的進出。所以外出時,需記得民宿的店名及店家,並向警衛報備一聲。
2、上述相片是堂主隨便拍的,宏村的景色太優美了,拿起你的相機,隨便拍,相片都超讚的。
第三日上午
我們這一團特別安排住在宏村的民宿,以便能深入體驗古民居的生活。
上午6點即外出拍照,希望能有較好的景色可以攝取,
在古民居中,窄窄的巷道旁,有清澈的水道,是居民洗滌的用水
所以堂主想要看看水是從何而來
沿著水流,不小心就走出了村子外頭
發現此溪
(堂主攝)
溪水潺潺地流過,此處有一個高程的落差,是宏村的祖先,堆砌石塊而形成的
攔水壩,在此壩的右側,有一個水閘門,引溪水進入村子
宏村的月池(堂主攝 )
月池是宏村的牛胃,也是宏村的中心位置
月池四周皆是徽派的建築
黑瓦與白牆倒映於水中,美如畫
宏村月池的晨曦(堂主 攝)
由於前一天下午抵達宏村時,遊客實在太多
又不能趕人,再加上數百位大學生來此地畫畫
五顏六色的衣著,無法呈現徽派建築之美
清晨六點多,來到月池,如詩般的景色,令人陶醉其中
堂主攝
堂主攝
注意事項:
1、清晨6點,宏村古民居的警衛已開始站崗,管制人員的進出。所以外出時,需記得民宿的店名及店家,並向警衛報備一聲。
2、上述相片是堂主隨便拍的,宏村的景色太優美了,拿起你的相機,隨便拍,相片都超讚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