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30日 星期六
再接再勵
再接再勵
昨天(6月28日)到台北尋訪淡水馬偕墓、淡水外僑墓園、台北老師府陳文瀾墓、林秀俊墓、潘宮籌墓以及楊清溪墜機紀念碑....等,
感謝台北知名文史工作者朱瑞徵老師,為了堂主,下午特別請假,開車載堂主尋訪古墓,讓此次的行程得以順利。
原以為像堂主這樣的"傻子'不多,沒想到台灣卻有一群.....為數還不少。唯一差別的是,朱老師是台電的資深員工,有穩定的薪資收入,堂主則已"待業"五年了,
上午,堂主先尋訪馬偕墓與淡水外僑墓園,墓園皆在淡江中學校內,原本以為校警會禁止我進入(因為學校上課中),還好可以"登堂入室"。這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校內的建築相當典雅....
下午參訪難度最高的是潘宮籌墓,位在台北市天母德行東路378巷內半山腰上,我們翻山越嶺,走過獨木橋,渡過小河,穿過竹林,又歷經一番披荊斬棘.....(真的不誇張),才發現潘宮籌墓。
潘宮籌是誰?他與士林街的開發、慈諴宮的興建有重要的關聯,潘宮籌是士林潘姓的族長,五品軍功潘盛清與潘永清的父親,在士林慈諴宮正殿的龍柱,即潘氏兄弟所敬贈.....
潘墓的後方有一塊"界址碑",尚保留著,隱藏在竹林中的一塊石碑,仍被堂主發現,再次說明堂主對墳墓建築"情有獨鐘",暝暝中就讓我找到.....
堂主
2007年6月27日 星期三
台北古墓之旅
台北古墓之旅
雖然在6月6日墓園踏查時,發生了一點意外,手傷未癒,但這個計畫仍要
繼續進行,明天6月28日將前往台北,再確認幾座墓園,分別是林秀俊墓、
陳文瀾墓(台北老師府)、淡水馬偕墓、淡水外僑墓園、潘宮籌墓
(天母德行東路某巷內,需爬一點山路)、芝山巖塚、以及楊清溪墜機紀念
碑。
這本《台灣的古墓》將於今年9月由遠足出版社出版,雖然堂主已涉獵
古墓已多年,但為了此書,可是嚐盡苦楚。最怕亂葬崗,因為一下子看了太多
墓,晚上睡覺時,會把白天看到的再夢一遍,真是累人!
上周日堂主前往石岡客家文化館,順道劉文進與劉章職的墓園拍照,早在
數年前,堂主已紀錄劉章職墓,再次造訪,磁場不錯,堂主平安!
至於劉文進墓,位於東勢往大雪山的路上某個果園內,這樣的資訊真的
是大海撈針,但就不小心被我撈到(那天應該去買大樂透的...)堂主又發揮
以往看古蹟的第六感本領。
這個墓園相當特別,稱為”雄牛鬥崁”,墓碑是斜的,有如鬥牛之勢,
墓園建於道光6年(1826),上書"皇清恩授貢元.....",
至於詳情......請耐心等候9月出版的《台灣的古墓》一書。(真抱歉,
堂主的LEICA D-LUX3已掛了,才半年而已,所以沒有影像可看,鳴......)
堂主
2007年6月9日 星期六
北濱古墓之旅
尋訪吳沙墓
吳沙墓位於貢寮鄉澳底村,二年前堂主寫台灣媽祖廟一書時,曾來過,澳底有一座很有名的媽祖廟--仁和宮,廟宇是對場作品,建築物仍保存昭和年間的作品,正殿內有一座長枝八角藻井,是陳應彬的作品,很精采,有機會可前往一遊。
吳沙墓位於媽祖廟前保健路106巷內。吳沙,福建漳浦人,乾隆38年(1773)渡海來台,初居三貂附近,與蛤仔蘭社為鄰,常與番社來往,目睹蘭陽平原一片荒地,可惜番人不暗耕作。嘉慶元年(1796)吳沙取得官府的墾照,以「吳春郁」為墾號,招集結首、佃戶由貢寮出發,搭船至烏石港上岸,入墾宜蘭平原,並築土圍墾,即今頭城鎮,並設東、西、南、北四城門,做為防禦工事。
嘉慶3年(1798)吳沙病逝,歸葬貢寮。目前,位於貢寮鄉澳底的吳沙墓,曾於光緒10年(1884)、昭和6年(1931)重修,墓碑上書「金浦,光緒甲申年秋修,昭和辛未年修,皇清例授武信廊顯考諡春郁吳公坟墓」,「金浦」即福建省漳州府漳浦。
吳沙墓為三曲手格局,墓園已由公部門重修,目前僅存墓碑與后土為舊物,墓碑兩旁刻有螭虎圖騰,碑額有書卷造型雕刻,其上刻有「開蘭吳沙」,表彰吳沙拓墾宜蘭的貢獻。
頭城北濱古墓之旅
頭城北濱之旅
6月7日一早,本來想到五峰旗瀑布的,但外頭下著雨,就讓自己睡到自然醒,
9點由礁溪出發,下著雨........到了五公里外的頭城,天氣放晴,真是幸運,
循著地址確找不到頭城的"林曹祖宗墓",明明官方網站的地址是頭城鎮青雲路三段700巷內,但就是找不到這條700巷弄......
再次證明網路資料不可信,那怕是官方的......也一樣。
於是堂主到了頭城鎮公所,感謝公文收發處的兩位小姐熱心助人,還有管理殯葬的先生指引,堂主來到位於蘭陽博物館旁的一條很小很小的竹林道,來到林曹祖宗墓。
其實在我找不到時,已遠眺到此座墓園,因為它約有二層樓高,沒想到竟是我要找的墓。穿過竹林,踩著泥濘,恨不得帶一把大型的鐮刀,也擔心有惡犬或蛇的出現,真是辛苦。
這座墳墓建於民國61年,宜蘭縣前縣長林才添為家族所建的墓,是宜蘭的歷史建築,造型真的非常的特殊。
未完待續
2007年6月7日 星期四
如此慘烈6月6日
出師未捷 如此慘烈
6月6日
6月6、7日前往宜蘭拍古墓,選擇大溪做為過渡站,
大溪是我很喜歡的小鎮,二周前才到大溪,再到此地,
主要是拍板橋林家林平侯墓與李騰芳古墓,
先來到三層,台7線公路是往慈湖、復興到宜蘭的北橫公路,
在三層有一座古墓-林平侯墓,早在九年前堂主即曾來過此墓,
是由大溪好友黃瑞緣帶領,此次舊地重遊,能找到古墓,全憑印象。
天下著雨,好像告訴堂主,此時不宜來?
可是,做田調的人,豈可輕言放棄,也一直認為下雨天看古蹟或古墓,
別有一番淒美!
在林平侯墓拍照著,由於墓地寬廣,面對墓碑拍照時,
突然覺得身後有人?但猛一回頭,全身雞皮疙瘩,汗毛全豎起,
因為.........若真的有人,那還好,可是沒人.......那就是我又冒犯了.....
雨仍下著......堂主一手撐傘,一手拿LEICA D-LUX3,
一個不小心......堂主腳踩空了.......整個人往前重重的一摔,
左手的傘折斷了,鐵製的傘骨穿剌左手食指,血已染紅了手,
數支的傘骨也差點剌到我的頸部,若再稍微偏一點,恐怕........
右手的LEICA相機,吃了泥土,讓堂主心疼不已,
左腳擦傷,右膝蓋撞到墓手,腫了一包.......
堂主忍著痛開車飛奔下山,直奔大溪,
大溪市區的道路實在太小,不好停車,好不容易找到藥局,
竟然沒有外科包紮,這也未免分工的太細了吧。
後來到”盧外科、婦產科”診所,醫師說要縫幾針,打破傷風,
搞到11點才完成。
經過此事,我有一個小小的心得:
下雨天少出門;天雨路滑,走路小心,沒事別看古墓,感覺不對就離開,
還有別自己嚇自己.....
其實到現在,我還不清楚為何會摔的如此慘烈.........
原本想回古墓”理論一下”,真的”害人不淺”,一定要見到血光嗎?
也想取消既定行程,打道回府,但心裡還是有一點不甘心。
索性來到李騰芳舉人墓,來這裡的感覺好多了,李墓可以遠眺李家古厝,
位置絶佳,可媲美我20年前拍的角度。
再到三峽祖師廟,純粹是拜拜,每拍完一座墓,通常下個行程就會跑到廟裡,
三峽老街已整修完成,回想二十年前,居民抗爭,不願政府整修,二十年後,
居民接受政府的修復,這中間的轉變,令人玩味?
雨愈下愈大,那宜蘭呢?不去是不知道的,因為氣象也有不準的,
先到礁溪卸行李,將身上的”血衣、血褲”換了,稍做休息,重新出發,
果然,礁溪的天氣還不錯,雖是陰天,但並沒有像西部那樣的狂風暴雨,
下午到礁溪四結吳沙古厝及吳沙夫人墓,
順利的找到,並到古厝拍了吳沙的畫像。
每次外拍,總是會忙到忘了吃,所以完成宜蘭的工作後,到羅東夜市吃小吃,有帝爺廟外的餛飩、卜鴨、當歸羊肉湯,回宜蘭喝檸檬愛玉冰,古早味的芒果乾,回礁溪再買滷味、啤酒,帶回家裡吃......
手指受傷處一直抽痛著,右膝更是痛到不行,到街上買了藥膏貼。開車時,左手的食指不能彎,所以包裹白色紗布的食指就翹的高高,還好傷的不是中指?
原本想晚上可以在家泡溫泉,浴室還有超大型的按摩浴缸,可以SPA一下的,因為受傷,讓期待已久的溫泉浴就真的””泡湯了”
堂主
堂主在這個古墓摔傷的,一直抱的一份謙卑的心來做古墓調查,
但該來的還是避免不了,那就面對吧。
林家古墓(堂主攝)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