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文化館願景
民國93年4月正值鹿港街長宿舍修復完工,
為了街長宿舍的空間規劃與使用,各界討論紛紛,
有人認為應做咖啡館、火鍋店等。
鹿港時報謝記者問堂主,並希望我能提供意見,
以下是當時堂主所寫的文章,並登在93年5月7日鹿港時報:
「街長宿舍再利用」
近年來,政府推動歷史建築或閒置空間再利用,而再利用的目標往往都以「營利」為主要思考的模式,將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變成了庭園咖啡館或農產品展示中心,這絶非是鹿港子民想看到的成果。
鹿港素有「文化古鎮」之名,却又漸漸無「文化古鎮」之實,數年前,數以萬計日治時期所留存的相關史料遭丟棄,無非是鹿港文化的浩劫。號稱擁有豐富人文古蹟的小鎮,却無鎮史館的規劃,實在難以想像。若說鹿港沒有空間,沒有經費,沒有文物,筆者倒認為「事在人為」,提出幾點建言,供參酌,以集思廣義。
一、鹿港處處是文物
日治時期鹿港神社於光復後遭拆除,當年神社步道前的石燈、石座,目前有數個被堆棄在興化巷「田仔伯祠」旁,任其荒廢,此文物是歷史的見證,又為日治時期的文物,非屬個人所有,鹿港鎮最高行政機關應儘速將此文物運回保管,可於街長宿舍的戶外陳列。另外,尚有文武廟旁的「忠魂碑」(快被旁邊的土石給淹沒了)、武廟庫房內嘉慶、咸豐的匾額及明治39年(1906年)4月11日就任台灣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所書「萬世師表」匾(此匾為大正3年(1914年)佐久間左馬太總督所獻,目前由台南藝術學院古物修護所修護中)等,皆可成為鎮史館的文物。
鹿港鎮公所擁有大批珍貴的玻璃底片,為日本人記錄鹿港不見天街的影像,此批影像、文物是鹿港重要的文化財。另外,散落在民間的「鹿港寺廟台帳」原稿,也都應回歸鎮公所。
二、鎮史館(文獻館)的成立
目前從事鹿港研究的學者、學生,常苦於資料的查閱不易,雖然有鹿港鎮誌可供參酌,但就研究者而言,仍然有限。街長宿舍若可規劃為鎮史館,應儘可能將有關鹿港的書籍、研究論文、刊物、前人的詩集、手稿予以整理、陳列、展示,供研究者參考查閱,建構「鹿港學」的研究資料庫。
以空間有限的街長宿舍而言,其地點位於鹿港鎮公所的旁邊,成立鎮史館是最為適當的地方。至於鎮史館的成立,人事費用的來源,筆者認為可由鎮長遴選公所內適合的人員,擔任「鎮史館」館長的職務,專事於鎮史館的工作,而升任者亦會與有榮焉才是。
三、長遠的規劃
目前大家所關心的「街長宿舍」外,日治時期的宿舍建築尚有郵局旁的宿舍30餘棟,公園路旁靠近文開國小前的日式宿舍數棟,其產權為公家單位為所有,隨著時代的變遷,公教職人員多已遷出日式宿舍,在缺乏維護下,任其荒廢。鹿港鎮最高行政機關能否以前瞻的遠見與規劃,向上級申請保存修護經費,將這一棟棟日式建築規劃成為「鹿港文學館」、「鹿港工藝館」、「鹿港影像館」、「鹿港書畫館」等,這將是鹿港繼古蹟保存區後,鹿港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館。
現階段文建會有一項推動地方文化特色館的輔導計劃,請公所積極的爭取軟硬體經費,你的努力與用心,將留名青史,鹿港的子民也會為你喝采。所謂「德不孤必有鄰」,讓我們是起為鹿港努力吧!
為王惠美鎮長喝采
上述內容是民國93年堂主提出的願景,並刊登在鹿港時報,這樣的願景並不是文史工作者能做的,但理念應提出,可做為執政者的參考。感謝現任的王惠美鎮長,積極努力地為鹿港爭取經費,今年3月1日鹿港鎮史館正式開館,開館後並得到民眾的肯定,紛紛將許多的文物捐出,豐富鎮史館的文獻資料。
而堂主所提的長遠規劃,希望郵局旁的日式宿舍也能成為「鹿港文學館」、「鹿港工藝館」、「鹿港影像館」、「鹿港書畫館」等。如今,在王鎮長的督導下,建築物已修復中,未來,將是鹿港最具有特色的文化館空間,這要歸功鎮公所團隊的積極作為,我為王鎮長喝采。
個人淺見外一章
鹿港不需要「馬賽克」文化
近日,看到鹿港城隍廟前飫鬼埕做了一片馬賽克牆,其上面的馬賽克內容真是慘不忍睹,是卡通嗎?還是漫畫?鹿港需要這樣的卡通漫畫來象徵鹿港嗎?
我建議文化局把這種粗俗的、不足以代表鹿港的牆面,改為鹿港書法家的畫法墨跡,並結合玻璃工藝,以噴砂的方式呈現鹿港書法之美,內容有詩詞聯句、書法藝術與玻璃工藝,這樣不是很好嗎?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