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龍柱造型 呈現不同時期的斷代風格
依龍柱的風格而言
以台南開基天后宮的龍柱造型
是台灣早期的龍柱作品

台南開基天后宮的龍柱
此對龍柱為單龍盤柱 淺浮雕無鏤空 其造型之蒼勁 雕工之樸拙
為龍柱之佳作
開基天后宮的龍柱 原柱位於正殿前
民國90年代廟宇重修時
已將它移至三川殿

北港朝天宮觀音殿龍柱
台灣的龍柱
有落款年代最早的作品 在北港朝天宮觀音殿
龍柱是乾隆乙未年 即乾隆40年(1775年)的作品

鹿港龍山寺
另外 龍柱造型較為特別的是鹿港龍山寺
此對龍柱為道光11年(1831)重修時的作品
龍柱的龍身由上往下隨雲臨降 另一則是由下向上翻騰
這一上一下的龍柱 稝為「乾坤交泰」
象徵 天地之氣交和 萬物生生不息

內埔天后宮
與龍山寺相仿的龍柱
在屏東內埔天后宮
較為特別的是
此龍柱為3爪握珠 龍口含珠
是咸豐年間重修廟宇時的作品

北埔的慈天宮三川殿的龍柱 其龍首皆在上方
是龍柱造型的特例

鹿港天后宮
鹿港天后宮的石雕雕工精巧細緻
是惠安蔣馨所承做的廟宇
此匠派的作品 也是堂主近年來所研究的標的
某日下午
民視到天后宮拍片
難得將龍柱外的鐵籠拆除
所以當下拍了數張
正巧一對新人的婚紗也來鹿港取景
堂主也按了數張底片....
堂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