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歲末感恩

歲末感恩!

鹿水草堂在風雨飄搖中又度過一年,每每朋友向我提及:「鹿港老街就屬『鹿水草堂』最具有文化的商店!」,當聽到這樣的讚美,堂主也只能苦笑以對!鹿水草堂是一家不賺錢的店,因為台灣的閱讀率已每下愈況,讀書的人真的變少了,買書的人更少!

還好!堂主每年總能遇到一些貴人,這些貴人知道文化工作的困難,所以來鹿港參訪時,總不忘找堂主導覽(雖然堂主的講師費比較高),而導覽講師費即是草堂最大的支持來源,另外,堂主還要很費心的到處演講、投稿,才能支撐草堂的營運。還有許多朋友購買堂主出版的書籍,以實際行動支持草堂......

歲末年終,不忘感謝這一年來關心的朋友,今年,堂主共有一百零六場演講與導覽,場次與95年(一百零五場)相當,但講師費卻少了,後來才發現,今年堂主捐出數萬元的講師費,給比我更需要的單位,雖然我的能力有限........




這一年(96年)年完成的計畫案如下:

96年1月 《彰化古蹟與歷史建築》導覽手冊新書發表暨網頁製作,本書由文化局出版。

96年1月 取得「鹿港龍山寺修復網頁製作」計畫案,自96年執行至97年6月。

96年1月 執行文化局「彰化縣傳統匠師普查計畫」,於96年12月結案。

96年2月 《鹿港歷史散步》新書發表,本書由堂主自費出版。

96年3月 前往泉州進行田野調查。

96年6月 受邀前往泉州參加第一屆閩台文化節。

96年6月 完成〈鹿港寺廟趴趴GO〉導覽簡介,鎮公所出版。

96年6月 完成〈鹿港文祠武廟文開書院〉導覽簡介,鎮公所出版。

96年9月 完成《台灣的古墓》一書,於10月份由遠足出版社出版。

96年9月 完成〈彰化市古蹟〉導覽簡介折頁,文化局出版。

96年10月 完成〈鹿港中英、中日文導覽簡介〉,文通部觀光局、鎮公所出版。

96年10月 完成彰化文化局大家寫村史計畫案《鹿港不見天街傳奇》一書文稿,目前審查中。

96年11月 完成《鹿港龍山寺志》初稿,計畫97年出版。

96年12月 完成《鹿港書法大道》導覽手冊,12月31日出版。

此外,本年度堂主僅完成一篇小論文〈鹿港溪探源〉,發表在《彰化文獻第九期》。另有彰化藝文〈一代大師 許蒼澤〉、新活水台灣十大廟宇專題〈鹿港龍山寺〉等。

專職當一位文化工作者,內心總會有一些不確定感!因為身為SOHO族,不似上班族有固定的薪水。今年已打完一場戰役,明年呢?是否還有那麼多邀約演講、導覽?是否有計畫案執行?每年此時,是堂主思考明年要做何計畫?

總之,謙卑面對,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不成功,加油囉!

堂主


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

潤澤宮暗訪

鹿港潤澤宮暗訪

      96年11月24日鹿港后宅潤澤宮舉行暗訪,正駕潤澤宮,副駕玉渠宮,陪駕鎮安宮,陪駕前復興宮,此次暗訪的主神潤澤宮內南沙崗大房頭六姓府。目前鹿港所供奉的”大房頭六姓府分別為「順、欽、黃、吳、張、十三」這六位王爺。

 
 堂主攝

     鹿港有幾間廟宇與南沙崗六姓府的神明有關,分別是菜園順義宮順府千歲、潤澤宮內的南沙崗六姓府與玉渠宮內南沙崗六姓府。南沙崗到底位於何處?筆者因為要撰寫鹿港的廟寺一書,曾前往大陸尋根。在泉州晉江縣南方二十公里有一小鎮金井鎮,在鎮郊的海邊即為南沙崗,南沙崗有一座廟宇稱為「大房頭六姓府」,供奉「順、欽、黃、朱、李及十三」六位王爺,鹿港許多的王爺廟即由南沙崗分香而來。

      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大陸南沙崗的六姓府與鹿港所供奉的六姓府其王爺名稱有所差異,大陸為「順、欽、黃、朱、李及十三」六位王爺,而鹿港是「順、欽、黃、吳、張、十三」這六位王爺。為何有此差異?可能有待廟方向王爺問個明白,是音訛或筆誤,還是何種原因?

 
堂主攝

    由石獅市搭公交車往金井,班車相當密集,約15分鐘即有一班次,車資5元,石獅至金井約二十公里,三十分鐘可到金井。沿途經過鹿港施姓的祖籍地:衙口、錢江、石廈、后宅等地。由金井前往南沙崗約有六公里,南沙崗六姓府是一座臨近海邊的王爺廟,文革時廟宇遭到破壞,現存廟宇是近年才重建。目前鹿港菜園順義宮「順府王爺」及潤澤宮「十三王爺」等,其王爺皆來自南沙崗。

    王爺皆有其姓氏,如順府王爺、李府王爺等,可是廟方卻有一尊王爺稱為「十三王爺」,其造型為左手拿書,右手執筆的文官打扮,與鹿港潤澤宮、玉渠宮的十三王爺造型相仿,但為何稱十三王爺,目前尚無明確的資料,仍有待查證?

      但位於深滬的「鎮海宮」供奉十二大巡,是深滬灣的一座大廟。鎮海宮的「十二大巡」分別是「周、趙、魏、鄭、楚、吳、秦、宋、齊、魯、越、劉」王爺,感覺有點像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列國?廟方人員表示,每年均由一位王爺主事,所以會再刻一尊副尊神像,總計十三尊王爺,而第十二尊王爺的造型即上述所提及:左手拿書,右手執筆的文官造型,筆者認為「十三王爺」的稱號,應是信士們對此尊王爺的代稱。有機會仍需廟方的人員前往查證。




堂主

961124

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

鹿港 I-CASH已全部售完

鹿港 I-CASH卡 已全部售完!



堂主(陳仕賢)的影像作品與施振榮先生的簽名。

96年11月3日由鹿港鎮公所和統一便利超商合作,推出第一張以鄉鎮為主題的 i-cash卡,此卡上方有鹿港新CI(視覺識別標誌)以及鹿港龍山寺夜景的照片,發行二萬張,民眾除可持卡到超商消費,也可享受鹿港商家提供的優惠。

此張I-CASH卡的影像是由堂主所拍攝,在眾多影像中,由施振榮先生選擇此張影像,堂主也與有榮焉!為配合鹿港推動文化產業與觀光,堂主亦無償提供影像,用行動來盡一己棉薄之力。

I-CASH上的LOGO是由施振榮先生聘請國際級設計大師蕭元平設計,綠色圖形的微笑小鹿及黃色、藍色的鹿角,向外擴展,同時也向內凝聚,代表鹿港的觀光事業能帶來人潮。

而四種顏色分別代表不同的意義。黃色代表陽光朝氣,藍色是科技的顏色,代表服務品質,紅色代表鹿港人的熱情,綠色是欣欣向榮,代表觀光事業的發展,而鹿的LOGO則表達了鹿港豐富的人文精神與文化資產。這是施振榮先生要為鹿港建立”品牌形象”的第一步。

11月3日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至鹿港開講「全球品牌鹿港」,全場坐無虛席,同時鹿港I-CASH同步上市,當天即造成搶購,7-11鹿港分店在現場賣到沒發票可用。還沒購買蒐集的朋友,動作請快囉!還可到鹿水草堂請堂主簽名。


上圖:堂主與施先生合照於施美玉香舖。961104

宏碁的鹿港阿媽施陳秀蓮女士曾看著堂主長大(剛好與阿媽是鄰居),民國81年因緣際會地在台北民生社區巧遇,堂主幫宏碁阿媽提著菜籃回家,當時阿媽已住在台北多時,但仍關心鹿港的事務。堂主出版的第一本書《鹿港巡禮》(合著)即由阿媽打電話到堂主鹿港的老家,由阿媽贊助本書的出版。

12年後,民國93年堂主自費出版的《龍山聽唄 鹿港龍山寺》一書,再得到施先生與施太太的贊助,此書得以順利出版。堂主在這幾年來得到許多長輩與朋友的幫忙,才能在文化工作的路上一步步的走過,逐漸遠離窮苦困境。深知文史工作是一條永無止境的路,還好有各位的提攜,銘感五內!

堂主

2007年10月4日 星期四

鹿港東石送春糧

 鹿港東石東興宮送春糧

本次行程如下:(東興宮委員會提供)

行事例:

農曆八月二十四日  石獅七府千歲、李府二千歲午時出行台,恭請上蒼犒天兵。

八月二十五日  下午5  調營犒將

              下午6  犒船、兵,點兵,點糧

              下午8  改退(請信眾本人或帶衣服到廟前改退)

延期至八月三十日 下午3點起程  送春糧

              回境恭送上蒼

註:沖生肖羊,以上生肖請勿前往。

公告:

歲次丁亥年鹿港東興宮石獅七府千歲、李府二千歲擇於(改期)農曆八月三十日酉時起程送春糧遊天河,由西南方出行。

各戶所使用金紙:

大花金:四千      二花金:三千

四方金:十二支      紙:十二支

退身:

男:化示一    四方金三支   小銀三支

    金白各七  更衣大約     五色線七條

    前十二後二十四  哈口氣

女:化示一    四方金二支    小銀三支

    金白各十二  更衣大約    五色線七條

前七後十一  哈口氣


正    駕:東興宮

副    駕:北頭忠義廟協天大帝

陪    駕:頂菜園順義宮順府千歲

陪駕前:廈菜園紫極殿玄天上帝

                泉州街集英宮玄天上帝

                船仔頭清德宮地藏王菩薩

               七巡府金府千歲


法師:文法堂

道士:闡眞壇


前二天與東興宮主委黃先生談到送春糧,他認為應該寫送存糧較為適合,這是一項較為特殊的宗教儀式,意指「添載王爺所需要的糧草、物品」。


堂主

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

台灣古墓 新書發表

台灣的古墓 新書發表

堂主歷經10餘年的累積,以四個月的時間撰寫《台灣的古墓》終於出版了,今天下午收到《台灣的古墓》新書,等不及先睹為快,因為堂主僅看二校!

全書共計5萬餘字,近300張的古墓照片,由於版面有限,所以僅呈現60餘座精緻古墓。




本書唯一有一點小遺憾是….

堂主提供了500張影像,僅使用了60%,最重要的是有一些是古墓主人的影像,或著清官服的畫像,或是照片,這部份可能是出版社的考量,而沒有呈現,我想…就把它當做是小小的遺憾,凡事不能太過完美。

堂主密集的看了數個月的古墓,半年內不想再碰古墓,唯有一座古墓計畫明年4月5日前往,就是高雄右昌楊清溪墓,那飛機造型的墓,堂主沒有拍到,今年4月前往時,因雜草叢生,差點找人來掃墓,後來商請好友 朱瑞徵 老師提供,讓"飛機墓"能呈現在大家眼前。

本次能順利出版,真的要感謝一些朋友,冒著生命危險,陪堂主前往亂葬崗中尋訪古墓,感謝 朱瑞徵 老師開車載堂主尋訪潘宮籌墓、林秀俊墓、陳悅記墓及楊清溪的紀念碑等。

感謝台南文資保護協會佳樺與景璘,黃昏時刻堅持騎摩托車到南山公墓尋訪曾蔡二姬墓、施瓊芳墓。

感謝台南佑洲老師陪同尋訪陳永華墓。

感謝鹿港嘉勇老師陪同尋訪金門古墓。

以及 曾 老師、 田中陳 老師陪同走訪古墓。

本書由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 林茂賢 教授寫推薦序,

林老師的序中提到:

「…陳仕賢一直是我所景仰的文史工作者…」,看到這段話讓堂主有點不知所措,其實應該是堂主 向林 老師說:「…茂賢老師一直是我所景仰的學者…」才是!

台灣的古墓出版之際,正好是堂主專職文史工作"滿五年"的日子,內心百感交集,一個從事文史工作的人,在現在的社會中,要生存真的很不容易,一路走來,真的要感謝各位朋友的支持!

台灣的古墓 兩三事

鹿港黃禮永墓,是石雕匠師蔣馨在台灣的第一座石雕墓園。堂主攝

《台灣的古墓》是堂主”專職文史工作滿五年”的第九本書,去年2月曾幫遠足出版社寫第一本書是《台灣的媽祖廟》,第一版即將告罄,準備再版。而這本古墓,堂主也一如以往向出版社購買200本,準備配合堂主其他的著作,以優惠的價格推廣。

堂主所紀錄的古墓難以計數,而本書將呈現明、清至日治時期的古墓,並以具有時代意義與建築特色及列為古蹟的古墓為範圍。

明代的古墓,分別有曾振暘墓(市定古蹟:台南市)、藩府曾蔡二姬墓(市定古蹟:台南市)、藩府二鄭公子墓(市定古蹟:台南市)、明寧靖王墓(縣定古蹟:高雄縣)、陳禎墓(國定古蹟:金門縣)、陳健墓(國定古蹟:金門縣)等,較具有歷史意義的古墓。在台灣本島,最早的古墓是曾振暘墓。

清代古墓中,分別有鄭用錫墓(國定古蹟:新竹市)、王得祿墓(國定古蹟:嘉義縣)、林秀俊墓(市定古蹟:台北市)、潘宮籌墓(市定古蹟:台北市)、淡水外僑墓(縣定古蹟:台北縣)、吳沙墓(縣定古蹟:台北縣)、鄭崇和墓(縣定古蹟:苗栗縣)、林鳳池墓(縣定古蹟:南投縣)、王祖母許太夫人墓(市定古蹟:嘉義市)、施瓊芳墓(市定古蹟:台南市)、邱良功墓(縣定古蹟:金門縣)、陳顯墓(縣定古蹟:金門縣)文應舉墓(縣定古蹟:金門縣)等。


圖說:霧峰林文欽之墓。堂主攝

而金門外島有更多的清代古墓,金門縣文化局已出版《金門的古墓與牌坊》一書,由陳炳容老師撰寫,所以《台灣的古墓》一書僅列數座具有特色的古墓。

日治時期的古墓,分別是吳鸞旂墓(縣定古蹟:台中縣)、陳中和墓(市定古蹟:高雄市)、馬階墓(縣定古蹟:台北縣)、葉崇禮墓(市定古蹟:高雄市)等。


圖說:吳鸞旂家族之墓。堂主攝

勘查了無數的古墓,堂主最喜歡那幾座?

以官墓而言,林鳳池墓的環境最好,位在鹿谷的山腰,四周都是茶園,鳥語花香,後有靠、前有望,不但適合古墓,其環境也適合人居住。

以形制而言,林文欽墓曲手的環抱與龜背的造型,形制相當優雅,墓後以竹林環抱,可遠眺八卦山脈,最特別的是堪輿師將其名號落款在曲手立柱上,表示對此墓的堪輿負責。
以雕刻而言,陳中和墓與黃禮永墓的石雕令人嘆為觀止,不愧是蔣馨石雕匠派的作品,蔣馨在台灣亦參與了鹿港天后宮、彰化南瑤宮等廟宇石雕。蔣馨石匠亦是堂主近幾年所研究的對象,原本此研究是我的碩論題目,但因台灣研究所的學費實在太貴,堂主沒有能力就學,所以只好用另一種方式發表。

以泥塑作品而言,林月汀墓與吳鷥旂墓的氣勢獨樹一幟,西洋建築語彙的裝飾呈現墳墓的多樣性,打破傳統墓園的形制,

以洗石子作品而言,旗津葉宗禮墓最為精緻,且是以棺槨的形式呈現,聽當地的文化工作者說,因都市計畫的關係,快被拆了,連同一旁的王夫人墓。

總之,趕快買一本,一睹古墓的風采。希望此書不要成了”盜墓者”的指南手冊?!

堂主

2007年8月29日 星期三

另類燒王船 鹿港送春糧

另類燒王船  鹿港送春糧


民國84年鹿港忠義廟惠安六府舉行送春糧儀式。

關於鹿港送春糧

   鹿港已12年不曾送過春糧,上一次是民國84年,由於民間信仰認為廟內的王爺都會不定期回到廟內,需依王爺的指示舉行「迎王」,將雲遊四海的王爺接回廟內供奉數日,甚至以「代天巡狩」的身份舉行暗訪。


  而所謂「送春糧」?意指將王爺所需要的糧草、日常用品等準備給王爺使用,由廟方準備紙糊王船,將日常用品添載於船內,送至海邊將王船燒掉(又稱遊天河),此種儀式類似南部的「燒王船」。

  民國84年7月鹿港忠義廟惠安六府千歲指示回駕,由副駕奉天宮蘇府王爺及陪駕東興宮陪同,在農曆8月5日迎接雲遊四海的六府千歲,並降乩指示在國曆9月22日舉行「送春糧」的儀式。

 
        由於送春糧當日正好遇到颱風,風勢強勁。

「送春糧」儀式的過程:

1、置天台:設置上蒼香案。

2、採辦春糧:準備王爺的日常用品,為王船添載。

3、犒將:犒賞五營天兵天將。

4、運糧王船開光點眼:由乩童為王船開光點眼,以便啟航之意。

5、送春糧:送春糧的儀式如同燒王船一樣,由廟方以添載的方式,將王爺所需的物品裝於王船內,燒給王爺使用。將王船送至海邊,由法師以草蓆開五方,並點燃一旁金紙,表示"送春糧"。

恭送上蒼、筵王:稟報此次送春糧的經過,並撤下天台桌上蒼牌位。


今年9月27日將由東石東興宮舉行"送春糧",堂主將再度前往紀錄影像。

送春糧  二

民國84年忠義廟曾舉辦"送春糧"的儀式,當時是堂主第一次聽過"送春糧",

並全程以影像紀錄儀式過程。



廟方的乩童跪在天台桌前,向上蒼稟報"送春糧"的相關事宜。



很精巧的紙糊王船正由廟方人員請出廣場。




此次送春糧僅由忠義廟的副駕、陪駕等廟宇參與,送春糧的王船僅由四人即可扛起。



由於要將王船送至海邊,所經之地需”開水路”,象徵王船仍航行於”水路”之上,而非”路上行舟”。



王船行經台17濱海公路,當時最高速限40公里,以免超速違規。 





王船來到彰濱工業區盡頭的沙地上,擇此海邊準備燒王船。



廟方將準備的春糧,添載於王船內,恭送王爺起程。





  許多的宗教儀式最後都將”它”燒掉,如暗訪送草人、送肉粽、送火神等。至此,送春糧的儀式即告一段落。

  鹿港已12年不曾送春糧了,去年,鹿港奉天宮原準備要”送春糧”,還有人來問堂主要準備什麼物品,後來因故沒有舉辦。

  說真的,堂主不知道要準備什麼,如果知道的話,堂主就不用做”文史工作”了,改做”廟公”!

  鹿港送春糧儀式有幾個特色:不固定時間舉辦、規模不大、花費不多、王船精巧、添載春糧給王爺雲遊四海時使用。與南部燒王船的意義完全不一樣,南部燒王船是固定時間~三年一科、是送瘟神儀式、規模龐大一連數天、藝閣陣頭盡出.....

  9月底堂主將現身送春糧現場,默默做紀錄,也請各路朋友,不要為了搶鏡頭而影響儀式的進行.....

堂主


2007年8月20日 星期一

819老街再遭水淹

再遭水淹、堂主一語成讖

聖帕颱風過境,鹿港老街再度慘遭"水"扁,原本的紅磚道,已成了潺潺地流水,伴隨著垃圾、木塊與來不及逃生的蟑螂屍體,不急不徐地漂過,這樣地情景,並沒有像水都威尼斯的浪漫,也沒有像堂主剛去過的周庄,小橋流水人家,只讓我想起一首兒歌

"我家門前有小河......."


"我家門前真的有小河.....

水已淹進草堂,今天(8月19)慘遭淹水三次,水....來來往往,好不熱鬧,七夕情人節這一天,堂主就在淹水的老街度過,下午五點堂主開始打掃草堂,


草堂內已慘遭水淹。

由於堂主的經驗豐富(被水淹的經驗),很快的把草堂整理乾淨,連續二周的淹水,希望今年到此為止,要淹,明年"再淹"吧!

下次颱風來臨,淹水是可預期的

堂主

2007年8月17日 星期五

天佑老街



此情此景,明天有機會再度發生,只希望災害不要太大!

強颱聖帕直撲而來,可預想鹿港老街將有一場可怕的淹水災害,
所以堂主在安頓好台中的家後,待會回鹿港老家,以因應老家及鹿水草堂的突發狀況,上周古蹟保存區的淹水,因為媒體報導的不詳細,讓大家以為整個鹿港都淹了,其實鹿港只有古蹟保存區(瑤林街、埔頭街)、天后宮前廣場附近、日茂行一帶,許多朋友都接到來自各方的關心電話,以為鹿港也像汐止一樣,其實並沒有。但也因為媒體報的不詳細,讓堂主接到許久未聯絡的友人關心電話。

古蹟保存區的居民對被"水"淹的經驗實在太豐富了,那是二百年的經驗傳承(被水淹的經驗是可以傳承的,而且還傳承的不錯),所以周日上午淹水,下午各戶居民即開始打掃,傍晚已打掃完成,多麼豐富的經驗與效率啊!不知道台灣其他受災區有沒有要組團到老街來觀摩與學習,堂主還可以帶隊導覽.....

總之,希望大家平安!平安很重要!

天佑老街!天佑大家

堂主

2007年8月16日 星期四

812水災影像

96年812鹿港老街水災影像:


960812堂主攝

上圖:老街理事長的阿舍茶館,水已進了門檻,這次的水災比較奇怪,水一直是污濁,表示老街的水一直排不出去,造成水溝中的髒水漫流在老街。


960812堂主攝

上圖:童年往事嬌小的老闆娘,直嚷:裙子再拉高就”曝光了”,此時老闆娘仍站在第一個台階。


960812堂主攝

上圖:照居的老闆議慶兄趕到老街時,為時已晚,前一天因忙著帶隊賺錢,忘了將東西移至高處,損失慘重。


960812堂主攝
上圖:天后宮前廣場再度淹水,上一次是5年前的娜莉與桃芝颱風。堂主看到許多到天后宮的香客,大方的給他”潦下去”,為了拜媽祖,真的”在所不辭”。



上圖:堂主涉水在老街中,178公分高的堂主,水仍淹至膝蓋,印證所言不假。

堂主徵求竹筏一艘(小型即可),若周六老街再淹水的話,堂主真的要在老街划船,至於鹿水草堂,就讓它淹吧!

只要不淹到書,堂主也只能接受"淹水"的事實。

至於在"老街划船",我想.......就當"苦中做樂"吧!

堂主

台灣第一條會淹水的古蹟保存區

台灣第一條會淹水的古蹟保存區:



上圖:屋主以為外面加一塊木板,水就淹不進去,其實,水已從排水管漫入室內。

這幾天接到許多朋友的關心,因為鹿港古蹟保存區”再次”慘遭水淹,會說”再次”,表示老街常常淹水,以堂主的專業判斷,老街的歷史有多久,淹水的歷史就有多久。

平常老街的淹水是沒有媒體會報導的,老街的居民也習慣了被水淹,水淹完了,捲起袖子,打掃環境,繼續過日子,這次淹水,媒體大幅度的報導,這幾天上級長官前來關心,慢慢地,堂主終於了解……

為什麼淹了百年的老街,”突然”有媒體來採訪,因為…….政府編列了八年八百億的治水預算,沒有上媒體,如何受到重視,所以……

慢慢地知道,”突然”有媒體採訪,而且還是民代帶隊前來,如此用心良苦,那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淹水也是事實,如何能保障人民的財產及安全,才是重點。

老街淹水記:

鹿水草堂在老街已近6年,歷經桃芝、娜莉,2004年911水災,2005年615水災,以及這次2007年812水災等,歷經十餘次被”水” 扁到,而從事影像紀錄的堂主,累積了不少老街淹水的影像:



上圖:初期淹水時是非常髒的,漸漸的水會較為乾淨,此時,堂主才會涉水前往草堂善後。



上圖:平常沒有水的半邊井,只有在老街”淹水”時,才會有水,很諷刺吧!



上圖:鹿水草堂同樣慘遭水淹,水退了,捲起袖子打掃,8月10日下午淹水過後,由於是周日,陸續有遊客來到老街,看到堂主在打掃,許多遊客很驚訝老街會淹水?堂主向他介紹:這是台灣第一條會淹水的古蹟保存區。

老街為何會淹水?

2005年鹿港舊港溝設置了抽水站,居民認為從此就不會淹水?那真的是太天真的想法了!

堂主在前往鎮公所了解鹿港的排水系統以及老街一帶的”高程圖”後,
有一點點的心得,但每次提出,總是被無知的人反駁,所以......老街會淹水,是可以”預期的”。(這是在抽水站完成之際,堂主即已提出看法,只是大家心態偏安!2006年老街也淹水,只差沒淹進屋內)因為,鹿港民權路有一條大型排水道,經由瑤林街口、郵局口經公園路排至舊港溝,此排水道匯集中山路,後車巷、第一市場等區域的水量,而中山路的高程比郵局高出1公尺(實際為1.16公尺),公園路的高程亦比瑤林街口高出近1公尺。

如此,古蹟保存區成了一個”盆子”,大水進的來,不容易排出去,淹水是必然!

而另一條排水道位於新祖宮前,排水道排往文開國小校門方向朝舊港溝流,但是文開路的地勢又較高,所以新祖宮前的排水溝在下大雨時,又不容易有效的將水排出,除非......"水能往高處流"?

所以,很明顯的,老街已淹到膝蓋了,成功路仍不會淹水,而老街的水卻無法排出,由於地勢低,反而其他排水道的水會倒灌到老街。只能等”大鹿港”的水都差不多排完了,才輪得到老街,緩不濟急。

如何解決!

堂主認為設置在舊港溝外的抽水設備仍有其功用,將大鹿港的水迅速排出外海(這個抽水站花費5600萬,有四部機具,機具每秒可抽八噸,並號稱是台灣第三大抽水站,若功用不彰或維護不良,豈不浪費公帑),而鹿港老街應防止其他排水道倒灌,並且在適當位置設置陰井與抽水馬達,將老街低窪地區的水,抽往地勢較高的排水道。

這是堂主的淺見,還有賴執政者與專家們的用心。

又見颱風!

本周六強烈颱風來襲,又可預期老街將再遭”水”扁,不知有沒有人可以借堂主一艘小船或竹筏,老街是可以划船的,我們拭目以待!

堂主

2007年7月24日 星期二

王爺暗訪 弟子不從

王爺要暗訪  弟子不從

  本周日(7月22日)鹿港杉行街武澤宮汾陽郭、林、馬三千歲"代天巡狩"回駕,廟方在門口置上蒼,迎接"代旨千歲",三千歲旨意當日要暗訪,但因信徒考量角頭範圍小,經費有限,所以希望三千歲能往後延三年再舉辦,此時,三千歲非常的生氣(乩童大喊一聲,用力往地上一拍),原來,三年前千歲回駕示意要暗訪,當時信徒即以無經費為由,希望能三年後再舉辦。

  如今,三年過去了,信徒再度爽約,要千歲再延三年,信徒的不守信,難怪千歲會如此生氣,經過一番"天人交戰"、"討價還價"後,三千歲才勉強答應,但隨即要求武澤宮廂房重建完成後,汾陽郭、林、馬三千歲要設壇在廂房,這可又考倒信徒,因為廂房的用途是放置雜物的空間,三千歲的要求,讓信徒傻眼,又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信徒也展現”人定勝天”的能力,再度說服三千歲。

  堂主全程觀察,可惜沒有帶攝錄影機,這一場”人與神”的溝通,充滿戲劇性,不知三年後,三千歲再度回駕,信徒是否會忘了當初的承諾。

本周五(7月27日)晚上七點,第41期鹿港采風研習營堂主將主講

"鹿港宗教信仰與儀式",內容包含神明信仰及鹿港特殊宗教儀式,如送肉粽、送春糧、送火神、暗訪等科儀。

  由於是營隊課程,需先報名才有機會聽課,此外,第41期采風營因經費不足,所以堂主將近萬元的講師費捐出.......

雖然自己的文史工作經營已不易,但學生文史社團更應給予支持,

堂主僅略盡棉薄之力

堂主

2007年7月19日 星期四

台灣的古墓完稿囉


台灣的古墓完稿囉!


研究古墓  緣起


十餘年前,堂主開始涉獵台灣的古墓,每逢清明掃墓,總是穿梭在亂葬崗中尋訪古墓。民國84年因撰寫《鹿港天后宮》一書,接觸惠安蔣馨石匠的後代,進而研究蔣馨在台灣的墳墓與廟宇石雕藝術。


研究古墓的另一項因素,是在民國77年第一次到潭子摘星山莊影像紀錄時,讓我聯想到,一棟精緻的古厝,其主人的陰宅建築一定是可觀的,這也是促使我想一窺神袐古墓的動機。


尋尋覓覓


    今年(2007)年初,堂主接受遠足總編輯陳雨嵐小姐的邀稿,可說是我苦難的開始,這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雖然筆者已涉獵古墓十餘年,但要撰寫《台灣的古墓》,仍有待努力,為了能夠將最精采的古墓呈現給讀者,這半年來,筆者開始了一趟”尋墓記遊”。


尋訪古墓的過程中,堂主可吃盡苦頭,為了找到台灣具有特色的墳墓,時常頂著烈日,穿梭在亂葬崗中,在荒郊野外飽受毒蚊的侵襲,惡犬的相向,由於白天太過投入,晚上的夢境,竟將白天所見所聞的古墓再夢一次,真是苦不堪言。


 

金字塔造型的義塚墓(堂主攝)


但是一切的辛苦,總在找到古墓的那一刻得以釋懷。堂主所紀錄的古墓難以計數,而本書將呈現明、清至日治時期的古墓,並以具有時代意義與建築特色及列為古蹟的古墓為範圍。


精采內容


這半年來堂主尋尋覓覓台灣重要的古墓,經過數日的沒眠沒日,終於完成《台灣的古墓》一書的稿件,目前已進入美編,計畫今年10月出版。(由遠足出版社出版)


台灣的古墓第一章總論,內容有:墳墓的名稱、史前時期台灣墓葬、平埔族的古墓、台灣古墓概況、台灣的義塚與義民廟、金字塔造型的義塚、日治時期的義塚、與義塚有關的碑文、明清官墓的規制、欣賞墳墓應具備的認知、台灣古墓的堪輿師與匠師等。


   關於北部的古墓共計17,較著名的有板橋林平侯墓、林國華墓、林維讓墓、吳沙墓、吳沙夫人墓、林曹祖宗墓、老師府陳文瀾墓、林秀俊墓以鄭用錫墓與鄭崇和墓等。


林曹祖宗墓(堂主攝)

板橋林平侯墓(堂主攝)


中部地區是堂主的大本營,呈現有26古墓,分別有林振芳墓、林文察衣冠塚、林文欽墓、林獻堂墓、雄牛鬥坎風水吉地的劉文進墓、呂汝玉墓、為自己寫墓誌銘的陳基六墓、九二一地震受損的吳鸞旂墓、辜顯榮墓、鹿谷林鳳池墓、竹山林月汀墓等。尤其是吳鸞旂墓,更有地震前、地震後、重修中及墓穴內的影像,此部份是堂主涉獵深入、最精采的一部份。




林文欽墓(堂主攝)


 

辜顯榮墓(堂主攝)




九二一地震前吳鸞旂墓(堂主攝)




重修時的墓穴。(堂主攝)


南部地區的古墓(含金門)共計21,王得祿墓、王祖母許太夫人墓、飛番墓(平埔族墓)、曾振暘墓(台灣落款年代最早的墓)、陳永華墓、陳中和墓、葉宗禮墓、邱良功墓、陳健衣冠塚、陳  禎墓、盧若騰墓、陳  顯墓、文應舉墓,墓園的年代橫跨明、清、日治時期的古墓。其中,為了鄭成功墓,堂主在3月還遠赴福建南安石井,尋訪鄭成功的古墓。


 

陳中和墓(堂主攝)

 內心感受


    古墓的踏查過程中,經歷的辛苦、惡夢、苦難,真的盡在不言中,完稿之際,內心有一點點奇妙的感覺,沒有喜悅,卻有一點點"看破….".,最大的體會是:

……世間的紛紛擾擾,最後終將成為一坯黃土…….

所以囉!無所爭………大家多做一些有益於社會的事情吧!

套一句堂主常講的一句話,是六祖慧能的偈語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堂主

2007年6月30日 星期六

再接再勵


再接再勵 

昨天(6月28日)到台北尋訪淡水馬偕墓、淡水外僑墓園、台北老師府陳文瀾墓、林秀俊墓、潘宮籌墓以及楊清溪墜機紀念碑....等,


感謝台北知名文史工作者朱瑞徵老師,為了堂主,下午特別請假,開車載堂主尋訪古墓,讓此次的行程得以順利。


原以為像堂主這樣的"傻子'不多,沒想到台灣卻有一群.....為數還不少。唯一差別的是,朱老師是台電的資深員工,有穩定的薪資收入,堂主則已"待業"五年了,


上午,堂主先尋訪馬偕墓與淡水外僑墓園,墓園皆在淡江中學校內,原本以為校警會禁止我進入(因為學校上課中),還好可以"登堂入室"。這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校內的建築相當典雅....


下午參訪難度最高的是潘宮籌墓,位在台北市天母德行東路378巷內半山腰上,我們翻山越嶺,走過獨木橋,渡過小河,穿過竹林,又歷經一番披荊斬棘.....(真的不誇張),才發現潘宮籌墓。


潘宮籌是誰?他與士林街的開發、慈諴宮的興建有重要的關聯,潘宮籌是士林潘姓的族長,五品軍功潘盛清與潘永清的父親,在士林慈諴宮正殿的龍柱,即潘氏兄弟所敬贈.....


潘墓的後方有一塊"界址碑",尚保留著,隱藏在竹林中的一塊石碑,仍被堂主發現,再次說明堂主對墳墓建築"情有獨鐘",暝暝中就讓我找到.....


堂主

2007年6月27日 星期三

台北古墓之旅


台北古墓之旅

  雖然在6月6日墓園踏查時,發生了一點意外,手傷未癒,但這個計畫仍要

繼續進行,明天6月28日將前往台北,再確認幾座墓園,分別是林秀俊墓、

陳文瀾墓(台北老師府)、淡水偕墓、淡水外僑墓園、潘宮籌墓

(天母德行東路某巷內,需爬一點山路)、芝山巖塚、以及楊清溪墜機紀念

碑。

  這本《台灣的古墓》將於今年9月由遠足出版社出版,雖然堂主已涉獵

墓已多年,但為了此書,可是嚐盡苦楚。最怕亂葬崗,因為一下子看了太多

墓,晚上睡覺時,會把白天看到的再夢一遍,真是累人!


  上周日堂主前往石岡客家文化館,順道劉文進與劉章職的墓園拍照,早在

數年前,堂主已紀錄劉章職墓,再次造訪,磁場不錯,堂主平安!


        至於劉文進墓,位於東勢往大雪山的路上某個果園內,這樣的資訊真的

是大海撈針,但就不小心被我撈到(那天應該去買大樂透的...)主又發揮

以往看古蹟的第六感本領。


  這個墓園相當特別,稱為”雄牛鬥崁”,墓碑是斜的,有如鬥牛之勢,

墓園建於道光6年(1826),上書"皇清恩授貢元.....",

至於詳情......請耐心等候9月出版的《台灣的古墓》一書。(真抱歉,

堂主的LEICA  D-LUX3已掛了,才半年而已,所以沒有影像可看,鳴......)


堂主


2007年6月9日 星期六

北濱古墓之旅


尋訪吳沙墓

吳沙墓位於貢寮鄉澳底村,二年前堂主寫台灣媽祖廟一書時,曾來過,澳底有一座很有名的媽祖廟--仁和宮,廟宇是對場作品,建築物仍保存昭和年間的作品,正殿內有一座長枝八角藻井,是陳應彬的作品,很精采,有機會可前往一遊。





吳沙墓位於媽祖廟前保健路106巷內。吳沙,福建漳浦人,乾隆38年(1773)渡海來台,初居三貂附近,與蛤仔蘭社為鄰,常與番社來往,目睹蘭陽平原一片荒地,可惜番人不暗耕作。嘉慶元年(1796)吳沙取得官府的墾照,以「吳春郁」為墾號,招集結首、佃戶由貢寮出發,搭船至烏石港上岸,入墾宜蘭平原,並築土圍墾,即今頭城鎮,並設東、西、南、北四城門,做為防禦工事。


嘉慶3年(1798)吳沙病逝,歸葬貢寮。目前,位於貢寮鄉澳底的吳沙墓,曾於光緒10年(1884)、昭和6年(1931)重修,墓碑上書「金浦,光緒甲申年秋修,昭和辛未年修,皇清例授武信廊顯考諡春郁吳公坟墓」,「金浦」即福建省漳州府漳浦。



吳沙墓為三曲手格局,墓園已由公部門重修,目前僅存墓碑與后土為舊物,墓碑兩旁刻有螭虎圖騰,碑額有書卷造型雕刻,其上刻有「開蘭吳沙」,表彰吳沙拓墾宜蘭的貢獻。

頭城北濱古墓之旅


頭城北濱之旅


6月7日一早,本來想到五峰旗瀑布的,但外頭下著雨,就讓自己睡到自然醒,

9點由礁溪出發,下著雨........到了五公里外的頭城,天氣放晴,真是幸運,

循著地址確找不到頭城的"林曹祖宗墓",明明官方網站的地址是頭城鎮青雲路三段700巷內,但就是找不到這條700巷弄......

再次證明網路資料不可信,那怕是官方的......也一樣。


於是堂主到了頭城鎮公所,感謝公文收發處的兩位小姐熱心助人,還有管理殯葬的先生指引,堂主來到位於蘭陽博物館旁的一條很小很小的竹林道,來到林曹祖宗墓。


其實在我找不到時,已遠眺到此座墓園,因為它約有二層樓高,沒想到竟是我要找的墓。穿過竹林,踩著泥濘,恨不得帶一把大型的鐮刀,也擔心有惡犬或蛇的出現,真是辛苦。


這座墳墓建於民國61年,宜蘭縣前縣長林才添為家族所建的墓,是宜蘭的歷史建築,造型真的非常的特殊。






未完待續

2007年6月7日 星期四

如此慘烈6月6日



出師未捷 如此慘烈

6月6日


6月6、7日前往宜蘭拍古墓,選擇大溪做為過渡站,

大溪是我很喜歡的小鎮,二周前才到大溪,再到此地,

主要是拍板橋林家林平侯墓與李騰芳古墓,


先來到三層,台7線公路是往慈湖、復興到宜蘭的北橫公路,

在三層有一座古墓-林平侯墓,早在九年前堂主即曾來過此墓,

是由大溪好友黃瑞緣帶領,此次舊地重遊,能找到古墓,全憑印象。


天下著雨,好像告訴堂主,此時不宜來?

可是,做田調的人,豈可輕言放棄,也一直認為下雨天看古蹟或古墓,

別有一番淒美!


在林平侯墓拍照著,由於墓地寬廣,面對墓碑拍照時,

突然覺得身後有人?但猛一回頭,全身雞皮疙瘩,汗毛全豎起,

因為.........若真的有人,那還好,可是沒人.......那就是我又冒犯了.....


雨仍下著......堂主一手撐傘,一手拿LEICA  D-LUX3,

一個不小心......堂主腳踩空了.......整個人往前重重的一摔,


左手的傘折斷了,鐵製的傘骨穿剌左手食指,血已染紅了手,

數支的傘骨也差點剌到我的頸部,若再稍微偏一點,恐怕........

右手的LEICA相機,吃了泥土,讓堂主心疼不已,

左腳擦傷,右膝蓋撞到墓手,腫了一包.......


堂主忍著痛開車飛奔下山,直奔大溪,

大溪市區的道路實在太小,不好停車,好不容易找到藥局,

竟然沒有外科包紮,這也未免分工的太細了吧。

後來到”盧外科、婦產科”診所,醫師說要縫幾針,打破傷風,

搞到11點才完成。


經過此事,我有一個小小的心得:

下雨天少出門;天雨路滑,走路小心,沒事別看古墓,感覺不對就離開,

還有別自己嚇自己.....

其實到現在,我還不清楚為何會摔的如此慘烈.........

原本想回古墓”理論一下”,真的”害人不淺”,一定要見到血光嗎?

也想取消既定行程,打道回府,但心裡還是有一點不甘心。


索性來到李騰芳舉人墓,來這裡的感覺好多了,李墓可以遠眺李家古厝,

位置絶佳,可媲美我20年前拍的角度。

再到三峽祖師廟,純粹是拜拜,每拍完一座墓,通常下個行程就會跑到廟裡,

三峽老街已整修完成,回想二十年前,居民抗爭,不願政府整修,二十年後,

居民接受政府的修復,這中間的轉變,令人玩味?


雨愈下愈大,那宜蘭呢?不去是不知道的,因為氣象也有不準的,

先到礁溪卸行李,將身上的”血衣、血褲”換了,稍做休息,重新出發,

果然,礁溪的天氣還不錯,雖是陰天,但並沒有像西部那樣的狂風暴雨,

下午到礁溪四結吳沙古厝及吳沙夫人墓,

順利的找到,並到古厝拍了吳沙的畫像。

每次外拍,總是會忙到忘了吃,所以完成宜蘭的工作後,到羅東夜市吃小吃,有帝爺廟外的餛飩、卜鴨、當歸羊肉湯,回宜蘭喝檸檬愛玉冰,古早味的芒果乾,回礁溪再買滷味、啤酒,帶回家裡吃......

手指受傷處一直抽痛著,右膝更是痛到不行,到街上買了藥膏貼。開車時,左手的食指不能彎,所以包裹白色紗布的食指就翹的高高,還好傷的不是中指?

原本想晚上可以在家泡溫泉,浴室還有超大型的按摩浴缸,可以SPA一下的,因為受傷,讓期待已久的溫泉浴就真的””泡湯了”


堂主





堂主在這個古墓摔傷的,一直抱的一份謙卑的心來做古墓調查,

但該來的還是避免不了,那就面對吧。


林家古墓(堂主攝)

2007年5月29日 星期二

訪陳中和墓


訪陳中和墓


這是第二次來到陳中和墓,上次來此墓已是數年前,

當時,堂主為了完成蔣馨石雕匠師的小論文而來,

並發表在2004彰化學術研討會--鹿港研究。

蔣馨石匠在台灣做了不少的廟宇與墓園,

廟宇有鹿港天后宮、彰化南瑤宮、北門南鯤鯓代天府等

墓園有陳中和墓、辜顯榮墓、鹿港黃禮永墓等。


陳中和是日治時期台灣五大家族之一,

這五大家族分別是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與高雄陳家,

高雄陳中和墓是堂主訪查墓園作品中,石雕最精采的一座墓園,

此座墓園由蔣馨設計,蔣家的匠師群施做,昭和5年(1930)完成墓園,





陳中和墓於民國85年經指定為三級古蹟,民國90年由政府整修後,

開放參觀,成為以墓園為主體的社區公園(聽起來有一點怪怪的!)

此墓園已於民國86年遷葬,而原有的墓碑,因遷葬而改成記事碑。




陳中和墓的后土造型,是堂主所查訪的墓園中,最特殊的作法,

后土座上方再立一尊青斗石刻的土地公。




參訪陳中和墓時,看到附近的居民繞著墓園跑步,有的在墓園旁的榕樹下

乘涼,墓園若整理的乾乾淨淨的,本來就可以親近的......


高雄有一座陳中和紀念館,堂主到了現場才知這座紀念館一個月僅開放一次,

每月的第二周周六,下次開放時間是6月9日,告訴各位善男信女囉!

堂主到了紀念館才發現,原來就在高雄12號碼頭旁,而堂主當兵的地方

近在咫尺,堂主在13號碼頭待了一年半,以前要前往金門當兵的搭船處,

這個營區已拆除,即現在的光榮碼頭,可在此地騎自行車或散步,

跨過愛河的舊鐵橋,到對岸的真愛碼頭,再搭船遊愛河,


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