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7日 星期四

如此慘烈6月6日



出師未捷 如此慘烈

6月6日


6月6、7日前往宜蘭拍古墓,選擇大溪做為過渡站,

大溪是我很喜歡的小鎮,二周前才到大溪,再到此地,

主要是拍板橋林家林平侯墓與李騰芳古墓,


先來到三層,台7線公路是往慈湖、復興到宜蘭的北橫公路,

在三層有一座古墓-林平侯墓,早在九年前堂主即曾來過此墓,

是由大溪好友黃瑞緣帶領,此次舊地重遊,能找到古墓,全憑印象。


天下著雨,好像告訴堂主,此時不宜來?

可是,做田調的人,豈可輕言放棄,也一直認為下雨天看古蹟或古墓,

別有一番淒美!


在林平侯墓拍照著,由於墓地寬廣,面對墓碑拍照時,

突然覺得身後有人?但猛一回頭,全身雞皮疙瘩,汗毛全豎起,

因為.........若真的有人,那還好,可是沒人.......那就是我又冒犯了.....


雨仍下著......堂主一手撐傘,一手拿LEICA  D-LUX3,

一個不小心......堂主腳踩空了.......整個人往前重重的一摔,


左手的傘折斷了,鐵製的傘骨穿剌左手食指,血已染紅了手,

數支的傘骨也差點剌到我的頸部,若再稍微偏一點,恐怕........

右手的LEICA相機,吃了泥土,讓堂主心疼不已,

左腳擦傷,右膝蓋撞到墓手,腫了一包.......


堂主忍著痛開車飛奔下山,直奔大溪,

大溪市區的道路實在太小,不好停車,好不容易找到藥局,

竟然沒有外科包紮,這也未免分工的太細了吧。

後來到”盧外科、婦產科”診所,醫師說要縫幾針,打破傷風,

搞到11點才完成。


經過此事,我有一個小小的心得:

下雨天少出門;天雨路滑,走路小心,沒事別看古墓,感覺不對就離開,

還有別自己嚇自己.....

其實到現在,我還不清楚為何會摔的如此慘烈.........

原本想回古墓”理論一下”,真的”害人不淺”,一定要見到血光嗎?

也想取消既定行程,打道回府,但心裡還是有一點不甘心。


索性來到李騰芳舉人墓,來這裡的感覺好多了,李墓可以遠眺李家古厝,

位置絶佳,可媲美我20年前拍的角度。

再到三峽祖師廟,純粹是拜拜,每拍完一座墓,通常下個行程就會跑到廟裡,

三峽老街已整修完成,回想二十年前,居民抗爭,不願政府整修,二十年後,

居民接受政府的修復,這中間的轉變,令人玩味?


雨愈下愈大,那宜蘭呢?不去是不知道的,因為氣象也有不準的,

先到礁溪卸行李,將身上的”血衣、血褲”換了,稍做休息,重新出發,

果然,礁溪的天氣還不錯,雖是陰天,但並沒有像西部那樣的狂風暴雨,

下午到礁溪四結吳沙古厝及吳沙夫人墓,

順利的找到,並到古厝拍了吳沙的畫像。

每次外拍,總是會忙到忘了吃,所以完成宜蘭的工作後,到羅東夜市吃小吃,有帝爺廟外的餛飩、卜鴨、當歸羊肉湯,回宜蘭喝檸檬愛玉冰,古早味的芒果乾,回礁溪再買滷味、啤酒,帶回家裡吃......

手指受傷處一直抽痛著,右膝更是痛到不行,到街上買了藥膏貼。開車時,左手的食指不能彎,所以包裹白色紗布的食指就翹的高高,還好傷的不是中指?

原本想晚上可以在家泡溫泉,浴室還有超大型的按摩浴缸,可以SPA一下的,因為受傷,讓期待已久的溫泉浴就真的””泡湯了”


堂主





堂主在這個古墓摔傷的,一直抱的一份謙卑的心來做古墓調查,

但該來的還是避免不了,那就面對吧。


林家古墓(堂主攝)

5 則留言:

  1. 陳TR
    保重喔,血光之災平安就好。
    讓我想起20年前,曾經在泰山公墓也發生過,晴天突然一陣風捲走燒金紙的場面。《勿鐵齒》
    祝福平安

    回覆刪除
  2. 陳老師:
       看到你這麼專業與敬業地進行田野調查,才能成就對文史的博學多聞,小弟真是感佩!        素材確實得來不易,可說是用血汗拼來的,下次小弟如有機會聽你的解說或拜讀大作,自當以更加專注與肅然之心來 聆聽。 請保重喔!
       6月3日在龍山寺後殿迴廊你的解說碑文談話中,曾有一段 福建夏門蚶江的介紹,其中 紀氏宗祠一段引起我的興趣,因為近年來對自己家族的溯根尋源始終停留在從小長輩的口述"聽某某長輩講我們先祖來自於蚶江(台語)",但對於清朝時期蚶江是渡台港口(且類似今日海關管制點)不代表我族人是當地人氏,所以也沒進一步去大陸尋根,也許可從堂主這兒得到一些相關資訊,希望下次有機會再當面向你請教,以利我族譜資料的蒐集。
    [版主回覆06/08/2007 22:20:53]Gide
    有機會交學相長,堂主知無不言,
    另外,因為有周三的受傷,讓我後續拍照的時候,更加小心自己的位置,
    以往總認為不會發生,但真的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下周要到石獅與蚶江,我會更加留意相關資料,對研究兩岸的資料,
    會讓我們的視野更加寬廣
    堂主

    回覆刪除
  3. 可否請堂主蚶江之行後,小弟向你請較交通路線之飛機進出點、交通工具安排事宜,也許那天會有一趟尋根之旅!
    據悉先祖約係於西元1860~1880間自蚶江渡海來台(我已是來台第五代),來台第一代"紀全"是布袋戲團的戲偶師(推算出生年約西元1850~1870,曾在台中省圖的書籍資料中查知清朝晚期從大陸來台的布袋戲流派中,除較有名的宜蘭?家、雲林黃家,自鹿港上岸的先祖流派因故銷聲匿跡失去音訊  (據老一輩的口述,因為在一次的出演過程中主力團員在澎湖遇海難沉船因故解散,剩餘戲偶道具全賣到西螺一帶),如有機會可接觸 當地 紀氏族譜 可否幫我留意。  謝謝幫忙!
    [版主回覆06/09/2007 10:47:12]昨天我還在想....你會不會姓紀,果然,
    蚶江是由四個主要的角頭所構成的,有蚶江、前垵、後垵、紀厝,紀厝離蚶江非常的近,大概數百公尺,紀厝有間紀氏宗祠,可以前往一訪。
    有空到鹿水草堂,再詳聊如何前往..

    回覆刪除
  4. 嘩! 你的職業"研究對象"好特別喔!!!

    回覆刪除
  5. 從前當兵在大安鄉與大甲鄉的公墓踩進踩出的,什麼事也沒有,之後退伍退下那身老虎皮後,要看墳墓心裡就沒那麼踏實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