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田野調查日誌
3
第二天 95年9月24日 下午
由泉州搭短途客運先前往石獅市(車費8元),再轉車往永寧(車費3元)。永寧是我第三次參訪,所以對街道有點熟悉,堂主直奔永寧日茂行。當地人也稱日茂行為日廟或大夫第,堂主進入大夫第時,已被林家的人認出來,目前林家主人林朝冷老先生已83歲,堂主並進行一個多小時的口述訪談。
3點半堂主請林老先生的兒子,載我到永寧的永久公墓,尋找林家的祖墳,這個墓園前方堂有二支石望柱,保存完整,墓園為石雕,有一小部份被破壞,但仍算完整。
回永寧街區,再前往林氏宗祠,內有一塊碑文是乾隆56年由林振嵩所倡議重修家廟的石碑,一併將內文記錄。
原本已打算回泉州,但與林朝冷訪談時,才得知林朝冷是日茂行鰲西林氏長房二房,由林氏族譜可知,林振嵩生有六子,三子即是林元品,四子林元考,五子林元業,而林朝冷即是五子林元業這一房的後代,那麼,三子林元品的後代呢?
永寧日茂行林朝冷先生與堂主(攝於永寧大夫第(日茂行))
堂主這次前往泉州,做了些功課,從訪談中可以感受到林家後代各房並不融洽。但以堂主的田野調查的功力,仍找到三房林元品的後代。在三房林元品的後代家中,年輕的一輩對家族不了解,而長輩又剛好前住香港遊玩,要數天後才回來,本來打算放棄的,在與三房的一個女兒”哈啦”時,得知有一個叫阿明的人,有幾副清代穿官服的畫像。
在她的幫忙下,我們找到阿明,阿明原本不願意展示讓我拍照,可能是堂主長的還算”面惡心善”,阿明看出堂主心善的一面,答應出示給我拍照。我們到了林家的一間古厝,畫像被藏在小閣樓,原本阿明要我在閣樓上拍照,但空間實在太小,後來才答應在四合院的中埕拍照,當畫軸打開時,堂主感動不已,鹿港林日茂的開台祖林振嵩的穿官服畫像呈現在眼前,陸續又出現林振嵩夫人蔡氏,及十二世林元科公及其夫人的畫像。
親眼目睹日茂行十一世及十二世的官服畫像,真令人感動。堂主花了不少的時間與金錢,要的就是當畫軸打開時,那一霎那的感動,這是堂主此行最大的收獲。(陳仕賢 攝)
林家要求堂主不得將畫像完整的出示他人,堂主已答應,並承諾下次再前往永寧時,將沖洗一套相片送給林家。由於永寧林家對祖先在台灣的資料認識有限,堂主也將整理一些資料,提供給永寧林家。
堂主默默的研究林日茂已數年,在台灣,該有的資料已呈現的差不多了,田野調查就是希望能找到尚未曝光的開創性史料,墳墓也是我調查的重點。在小心的將一個個畫軸打開,內心就有一股莫名的感動。堂主花了不少時間與金錢,不斷前往泉州尋找資料,就是希望能補充鹿港的相關資料,為鹿港學的研究注入一些新的資料。
滿載著喜悅的心離開永寧,堂主直到晚上七點才回到泉州,晚上泉州天后宮前任董事長黃炳元老師到飯店找堂主,在一個多小時的訪談,又將泉州市的”輪普”資料整理出一些頭緒,有機會再與各位分享。
由於近年泉州對閩台關係的重視與推展,積極的擴充相關的資料,堂主近年來陸續前往泉州田野調查,腦海中出現應整理一本”閩台文化研究論文集”的構想,將泉州與鹿港相關的文化、民俗、信仰做整理,以學術論文的方式呈現,也許假以時日,堂主真的出版這樣的論文集。堂主很喜歡做夢,但也許夢想有實現的一天。
未完待續
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