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摘星山莊 交趾陶

摘星山莊  交趾陶                                                  撰稿人:鹿水草堂堂主

交趾,為五嶺以南一帶的古地名,漢置交趾郡而得名,交趾陶(日本稱為交趾燒)是一種多彩鉛釉軟陶,以低溫(約800度)所燒製而成的陶器,為泉州、潮洲一帶寺廟裝飾藝術之一。台灣建築有陶藝作品最早見於《臺海使槎錄》「康熙54年(1715年)臺南泉漳郊倡議建水仙宮,廟中亭脊,雕鏤人物花草,備極精巧,皆潮州工匠為之」。

道光以後,許多交趾陶的匠師紛紛到台灣來發展,並將交趾陶的技藝傳授徒弟,台灣最著名的匠師是嘉義打貓(民雄)葉王(1826-1887年),葉王本名葉麟趾,號「和雲」,外號「獅」,原藉福建漳州平和縣人,年少時跟隨廣東匠師習得窯燒、上釉技藝,其作品分佈在嘉義城隍廟、學甲慈濟宮、佳里震興宮等著名廟宇。

在台灣,除葉王的作品外,咸豐年間,台灣中部的廟宇因地震受損後,廟宇進行大規模的修建。此時,由泉州晉江來了一批交趾陶匠師,到中部發展,這批匠師以「晉水一經堂蔡騰迎」為首,先到鹿港參與廟宇的修護,鹿港龍山寺、鳳山寺、興安宮、金門館等廟宇皆為其作品,目前鹿港龍山寺、鳳山寺為咸豐2年至9年(1852-1859年)的交趾陶,是台灣保存年代最早的作品。

泉州交趾陶的匠師在完成鹿港的廟宇重修之後,轉往台中縣的民宅施做,台中的筱雲山莊(同治5年、1866年)、摘星山莊(光緒2年、1876年)、社口大夫第、東勢潤德堂等均為晉江蔡氏匠師的作品。  




摘星山莊門廳的交趾陶作品,為八仙人物。(堂主攝)




摘星山莊門廳的交趾陶作品,為八仙人物。(堂主攝)




      身堵上的落款為「晉水蔡造」即指晉水一經堂蔡騰迎,上述已提及一經堂最早的作品在鹿港鳳山寺,而民宅最早則在筱雲山莊,但以目前保留最精采的交趾陶則是摘星山莊的作品。

上圖是堂主早年拍攝,目前的保存狀況更不好。




頂堵「老鼠偷吃瓜」,意寓多子多孫。(堂主攝)




加冠錦上花是目前保存最佳的作品。(堂主攝)

      此外,台灣研究交趾陶的文章,一直以咸豐10年(1860)葉王在學甲慈濟宮的作品,定調為台灣最早的作品。但事實上,台灣現存年代最早的交趾陶,是鹿港鳳山寺晉水一經堂的龍虎堵,為咸豐6年(1856)的作品,堂主曾在拙著《龍山聽唄  鹿港龍山寺》一書中提出。

2 則留言:

  1. 堂主您好!之前去鹿港二次均有到堂主的草堂參觀,也購買了二本堂主的鹿港專著,想請教堂主,鹿港龍山寺五門殿的交趾也是一經堂的作品嗎?謝謝!
    [版主回覆05/29/2011 20:36:41]道光28年彰化大震,許多廟宇重修,來自泉州一經堂的匠師,來到鹿港從事交趾陶作品,目前僅鹿港鳳山寺留下落款。而龍山寺原有身堵的交趾陶於民國27年重修時,改為觀音石雕,目前僅存水車堵保存交趾陶作品。同光年間,一經堂轉至今台中縣許多民宅施做,並留下作品。
    從重修背景、作品風格與鳳山寺的落款,龍山寺與鳳山寺皆曾在咸豐年間重修,在此一背景下出現了交趾陶的作品,日後,未曾再看到鹿港有交趾陶的作品出現。因此,十年前曾與東海大學洪文雄老師討論,他亦認同此交趾陶為同一時期,同一派匠師的作品風格,只可惜鹿港龍山寺的交趾陶沒有落款。
     

    回覆刪除
  2. 謝謝堂主的詳細解說!小弟又長見識啦!感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