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6日 星期三

枋橋頭七十二庄文章

枋橋頭七十二庄文章

嘸眠嘸日!堂主終於完成7月23日「大甲媽祖研討會」的文章,文章上網請教於各位朋友,希望給予指正!感謝!

另因版面關係,所有註腳都先刪除。

此外,堂主寫的文章為何投稿「大甲媽祖研討會」,因為主辦大甲研討會的老師是堂主的教授,而老師又當面邀請,所以,師命不能違!

還有,因堂主自認沒有學歷與學術背景,所以請輕鬆看這篇文章!

另武西堡部落格的版主,深入地研究枋橋頭七十二庄的信仰,在地人為地方記錄,甚感欽佩!

枋橋頭七十二庄媽祖信仰

一、前言

 枋橋頭七十二庄是一個超越族群、聚落、地域的聯庄組織,漳州人以天門宮為代表,福佬客以永安宮為代表,透過對媽祖的祭祀,將不同祖籍的人群組織起來。武東、武西保八庄頭七十二庄範圍為今日社頭、永靖、員林、埔心與田中的部份地區。

 枋橋頭七十二庄每隔十二年至鹿港天后宮(舊祖宮)謁祖進香,每次連續三年,進香時程均為 農曆三月二十九日 (或三十日),是日,夜宿鹿港, 農曆四月一日 交香後回鑾,為七十二庄回鹿港天后宮謁祖進香的一大盛事。戰後,曾於民國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年、民國六十八、六十九、七十年,至鹿港天后宮進香,而後改為每十年進香,連續三年,因此民國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年及民國九十、九十一、九十二年均至鹿港天后宮進香。

        今年逢民國一百年,枋橋頭七十二庄天門宮再度至鹿港天后宮謁祖進香,然而七十二庄的聯庄組織隨著時代的變遷,已有部份角頭獨立,不再參與其中。本文章主要探討枋橋頭七十二庄的媽祖信仰發展與近況。

二、枋橋頭七十二庄聯庄組織的形成

  彰化平原境內的客家人一自諸羅(嘉義)北上,於康熙年間入墾武西保湳港一帶。一自鹿港登陸,約於康熙末年至乾隆初年間,並於乾隆二年(1737)於鹿港興建三山國王廟,而後其族群陸續遷往埔心一帶開墾。

清康熙年間,漳州移民亦入墾彰化平原,福建漳州蕭姓族人相繼於大武郡溪流域開墾,原屬大武郡保,後分為武東保、武西保。大武郡溪東邊為武東保,西邊為武西保,乾隆二十年(1755)以前,此地逐漸形成武東、武西保八個庄頭七十二庄聚落。

   《彰化縣志》記載,大武郡東西保共有九十五個庄名。枋橋頭七十二庄頭居民以聯庄的組織來保衛家鄉,並藉由天上聖母媽祖的信仰,來凝聚七十二庄子民的力量,媽祖的聖靈深受七十二庄人民的信仰,香火日益興盛。

枋橋頭七十二庄聯庄組織最遲應於嘉慶三年(1798)即已成形,目前枋橋頭天門宮內有一塊嘉慶三年「海國安瀾」匾。但至道光年間地方士紳始招募七十二庄弟子於枋橋頭街建廟,稱為「枋橋頭天門宮」,並由八個庄頭各自雕一尊媽祖神像,供奉於枋橋頭天門宮內,各庄頭遇有慶典時,則各自恭請媽祖回庄祭祀,事後再請回枋橋頭天門宮。

三、枋橋頭七十二庄的範圍與分佈

民國五十二年枋橋頭七十二庄因完成枋橋頭天門宮重修,舉行祈安慶成、謝土儀式,當時廟方記錄了當時各尊媽祖所屬祭祀範圍的聚落名稱,內容如下:

1. 開基祖媽:枋橋頭(枋橋頭、湳底、新厝仔)、張厝庄(社頭鄉張厝村)、紅毛社(田尾鄉福田及新興村)、田中鎮(田中鎮東路、南路、中路等里)、大新庄(田中鎮沙崙、新民、梅州等里)、廣興庄(社頭鄉廣興村)共六個單位。

2. 崙雅大媽(實為大媽,因當年廟方資料寫為崙雅大媽):崙仔尾四莊內(社頭仁雅、崙雅、美雅、里仁等四村)。

3. 湄洲媽:新庄(田中鎮新庄里)、內灣庄(田中鎮碧峰里、東峰里)、普興庄(田中鎮復興里、東興里)、香山庄(田中鎮香山里)、田中鎮王爺廟(田中鎮祭祀團體)、田中鎮帝爺廟、埤斗庄(社頭鄉埤斗村)、南投縣名間鄉五福堂(南投縣名間鄉廍下、錦梓、大坑等三村)共八個單位。

4. 武東保大二媽:石頭公庄(社頭鄉朝興、仁和、泰安、平和等四村)、湳雅庄(社頭鄉湳雅、龍井、協和等村)、林厝庄(員林鎮林厝里)、柴頭井(員林鎮林厝里)、下垻厝(員林鎮林厝里)、番仔崙(員林鎮振興里)、挖仔庄(員林鎮湖水里、出水里)、下崙庄(秀水鄉下崙村)、大崙庄(大村鄉大崙村)、鎮平(田尾鄉新生、鎮北、鎮南等村)、梧鳳庄(埔心鄉梧鳳村)、石姑埤(員林鎮大明里)、崎仔腳(社頭鄉協和及龍井村)、萬年庄(員林鎮萬年里)、天門宮太子爺(社頭鄉神明會)等十五個單位。

5. 舊社二媽:下豹厝(員林鎮林厝)、舊社莊(社頭鄉舊社、松竹、東興等村)、社頭莊(社頭鄉社頭村)、丙郎莊(社頭鄉廣興村)、許厝寮(社頭鄉埤斗、清水、山湖等村)、朝興莊(社頭鄉朝興村)等六個單位。

6. 武西二媽:新興庄(田尾鄉新興村)、小紅毛社(田尾鄉福田村)、大宅仔庄(待查)、陳厝厝庄(永靖鄉永興、東寧村)、五汴頭(永靖鄉五汴、瑚璉村)、崙仔庄(永靖鄉崙仔村)、詹厝厝庄(埔心鄉太平村)、九份下庄(永靖鄉光雲村)、浮圳庄(永靖鄉浮圳村)、湳港新庄(永靖鄉新莊村)、湳港舊庄(永靖鄉湳港村)、福興庄(永靖鄉福興村)、湳墘庄(永靖鄉湳墘村)、竹仔腳庄(永靖鄉竹子村)、大饒庄(員林鎮饒平、大明等里)、溝皂庄(員林鎮溝皂里)、田中央庄(員林鎮中央里)、員林打石巷(員林鎮光明里)、庚口厝庄(埔心鄉經口村)、瓦磘厝庄(埔心鄉瓦北、瓦中、瓦南等村)、曾厝崙庄(田尾鄉北曾及南曾等村)等二十二個單位。

7. 聖三媽:太平前後莊(埔心鄉太平村)、瑚璉庄(永靖鄉瑚璉村)、關帝水尾庄(永靖鄉永南、永北村)、永靖庄(永靖永東、永西村)共四個單位。

8. 武西保大二媽:埤腳(埔心鄉埤腳村)、湳底庄(社頭鄉湳底村)、大埔心庄(埔心鄉東門、埔心、義民等村)、大溝尾庄(埔心鄉大華及仁里等村)、二重湳庄(埔心鄉二重村)、油車站庄(埔心鄉油車村)、新館庄(埔心鄉新館村)、舊館庄(埔心鄉舊館、南館村)、羅厝庄(埔心鄉羅厝、中羅、芎蕉等村)、同安宅庄(永靖鄉同安、同仁村)、四塊厝庄(永靖鄉四芳村)、新竹圍庄(埔心鄉梧鳳村)、東勢館庄(永靖鄉湳墘村),共十三個單位。

       曾慶國則在〈彰化七十二庄〉一文提及,枋橋頭七十二庄應有九個角頭媽,分別為開基祖媽、湄洲媽、大媽、武東保大二媽、武西保大二媽、武西二媽、二媽、聖三媽及三媽,為枋橋頭的媽會組織。

枋橋頭七十二庄到底是八個角頭媽還是九個角頭媽?舊社二媽緣於昭和十年(1935)舊社已自行建廟,廟名為「舊社天門宮」,將二媽神尊供奉於舊社天門宮內。近年舊社天門宮已不再參與枋橋頭天門宮的謁祖進香,而是自行組團至鹿港天后宮謁祖進香活動。因此,原同屬二媽的永靖角等媽會,信士另刻一尊神像,而取名為「武西二媽」,至此,二媽角頭一分為二。民國五十二年枋橋頭七十二庄謁祖進香時,已各自使用「舊社二媽」與「武西二媽」之名參與。

 另上述提及聖三媽與三媽,原係屬同一角頭。民國八十二年進香時,各別以太平聖三媽及同安、同仁、四芳、湳墘三媽之名,參與枋橋頭七十二庄謁祖進香。因此,傳統上仍為八個角頭媽組織才是。民國一百年太平聖三媽以「太平角東天宮聖三媽」之名參與,係因太平角聖三媽今供奉於東天宮內。另社頭崙仔大媽亦另興建廟宇,稱為「崙雅天門宮」。

 枋橋頭七十二庄之名,應是表示很多庄頭參與枋橋頭聯庄組織之意,而非真的有七十二個庄頭。民國一百年枋橋頭七十二庄八角頭所使用的名稱為開基祖媽、湄洲媽、大媽、武東保大二媽、武西保大二媽、武西二媽、聖三媽、四芳、同仁、湳墘三媽之名參與謁祖進香,而獨缺已自行至鹿港天后宮謁祖進香的舊社二媽。

四、枋橋頭七十二庄至鹿港天后宮謁祖進香

  民國八十二年枋橋頭七十二庄至鹿港謁祖進香的隊伍有:(1)川福宮福德正神、太子元帥、(2)開基媽祖、名間鄉五福堂湄洲媽、(3)崙雅庄開基祖媽、(4)崙雅庄大媽、(5)崙仔角大媽、(6)新興角大媽、(7)武西保大二媽、(8)武東保大二媽、(9)武東保湄洲媽、員林護天宮、(10)武西二媽、湳港西五福宮、永靖意善堂、(11)四芳、同安、同仁、湳墘三媽、(12)太平聖三媽、(13)員林昭安宮、(14)鎮安宮(三山國王)、(15)慶義堂、(16)照向堂、(17)芳山堂、(18)芳福堂、(19)振玄宮、(20)受聖堂、(21)大饒香山寺福德正神接頭香、(22)湳底慶安宮接二香、(23)新厝文聖宮接參香。

民國九十二年枋橋頭七十二庄至鹿港天后宮進香時,筆者記錄了枋橋頭七十二庄供奉不同名稱的媽祖,分別是位於社頭靠近八卦山脈供奉「開基祖媽」、「湄洲媽」、「武東保大二媽」、「武西保大二媽」、「武西二媽」、「太平角聖三媽」,同安、同仁、四芳、湳墘「三媽」、崙仔角「大媽」、舊社天門宮二媽等角頭媽。

  而當時參加的廟宇有:川福宮福德正神、永靖鄉瑚璉角輔天宮、名間五福宮、白天宮、新興角(大媽)、枋橋頭大媽會、崙雅庄天門宮(大媽)、埔心五湖宮、埔心東門村國義堂、壽桃宮、龍鳳山寺、鳳化宮、社頭武山堂、員林林義堂五媽、廣化堂、社頭龍山堂、公漁池福天宮、福和宮、太元宮、玄聖宮、永靖法蓮寺、永靖意善堂、永靖五福宮、永靖覺衡宮、埔心東天宮、橋頭湳底受聖堂、圳尾庄照向堂等二十七座隨香廟宇。

       民國一百年五月二日枋橋頭七十二庄天門宮至鹿港天后宮謁祖進香,此次參與的廟宇記錄如下:

天門宮開基祖媽:川福宮福德正神、天門宮太子元帥、天門宮開基祖媽。天門宮開基祖媽為進香的第一座媽祖轎,並由川福宮福德正神為進香開路。

湄洲媽:田中內灣湄洲媽、永靖瑚璉湄洲媽、名間五福堂湄洲媽。

大媽:枋橋頭圳尾大媽會、照向堂玄天上帝(隨香)、昭安宮玄天上帝(隨香)、田尾新興大媽爐、社頭崙仔庄大媽、崙仔庄開基祖媽、社頭崙雅輝山堂(隨香)、社頭里仁村進興宮(隨香)、社頭里仁村雅云宮媽祖(隨香)、慈云宮天上聖母(隨香)。

武西保大二媽:埔心五湖宮天上聖母六媽(隨香)、武西東門村武聖宮玄天上帝(隨香)、武西新興社太子爺(隨香)、國安宮玄天上帝(隨香)、員林半路厝芳文堂玄天上帝(隨香)。

武東保大二媽:龍鳳山寺(隨香)、廣化堂玄天上帝(隨香)、威聖宮天上聖母(隨香)、武山堂(隨香)、公漁池福天宮(隨香)、鳳化宮漸愧祖師(隨香)、石頭公福天宮(隨香)、寶賢宮(隨香)、玄聖堂玄天上帝(隨香)。

武西二媽:永靖湳港西角五福宮(隨香)、陳厝厝永興宮三山國王(隨香)、意善堂玄天上帝(隨香)、天聖宮玄天上帝(隨香)。

太平聖三媽東天宮。

永靖同安、同仁、四芳、湳墘三媽

  其他隨香的廟宇有社頭新厝村文聖宮(隨香)、社頭湳仔慶安寺(隨香)、芳濟宮(隨香)、社頭鎮安宮三山國王(隨香)、埔心五湖宮(隨香)、東門福德祠及東門玄天上帝(隨香)、武西新興社太子爺(隨香)、員林半路厝芳文堂玄天上帝(隨香)、至賢宮玄天上帝(隨香)、員林大饒里福德宮(頭香)、壽桃宮(隨香)、半路厝玉天宮(隨香)與芳山堂(隨香)等三十七座廟宇或神明會。

 民國一百年枋橋頭天門宮七十二庄天上聖母的謁祖進香活動,進香行程亦做改變,此次天門宮先至嘉義笨港口港口宮及彰化縣王功福海宮參香,再至鹿港天后宮謁祖進香。為何做此改變?主要係嘉義笨港口港口宮廟宇欲重建,廣邀台灣許多媽祖廟組團至港口宮參香交流。因此,天門宮委員決議,此次前往鹿港天后宮謁祖進香,先至港口宮參香。

    民國一百年五月二日(農曆330日 )天門宮至鹿港天后宮謁祖,晚上九點各神轎參禮完畢,1030分於鹿港天后宮廣場舉行進香聯合祝壽及朝聖大典。民國一百年五月三日(農曆41日 )卯時交香後,立即回鑾,回鑾之際並遶境秀水鄉下崙村慈天宮後,回鑾枋橋頭天門宮。

    五、枋橋頭七十二庄的聯庄組織與謁祖進香的探討

       枋橋頭七十二庄被視為是漳州籍人士與客家籍人士的聯庄組織,而聯庄組織係以共同保衛鄉里為目的而形成,福佬客與漳州人的七十二庄組織便是具體實例。此超越祖籍人群的結合,均以鄉土神之供奉,或集資為共同崇奉的主神建廟,再經由祭儀的共同舉行,做為關係之維繫或人群間團結之管道。然而許多論述將枋橋頭七十二庄聯庄組織,係以對抗泉州人為目的而組成的論述,並不適當。

    枋橋頭天門宮的簡介提及:「…鹿港黃姓善信遷居來枋橋頭經營絲絨生意,因發現枋橋頭有聖母香火,黃姓人士乃回鹿港天后宮恭請一尊聖母神像來枋橋頭奉祀,經庄內信眾捐獻購地興建廟宇,神靈顯赫、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由此可知,枋橋頭天門宮的媽祖神尊來自鹿港天后宮,因此依其傳統,至鹿港天后宮謁祖進香。若如其他論述所提,天門宮係分香自大陸湄洲,最早期是直接到湄洲進香,後來才就近轉鹿港天后宮進香,此種論述與天門宮史料不符,若天門宮非分香自鹿港天后宮,其進香名稱不會以「謁祖進香」來稱之。

       此外,今田中鎮田中央、大紅毛社、內灣庄等,為天門宮開基祖媽會、湄洲媽的角頭,至今仍參與枋橋頭天門宮謁祖進香的活動,今年並以內灣湄洲媽之名參與,顯見其信仰勢力並未消逝。

目前,可知舊社天門宮不再參與枋橋頭七十二庄的謁祖活動,民國九十二年筆者記錄時,舊社天門宮仍參與其中。其後,舊社天門宮均自行組團至鹿港天后宮謁祖進香,民國一百年枋橋頭七十二庄的進香活動,舊社天門宮亦未再參與。

    而原屬於七十二庄聯庄組織,以永靖永安宮為信仰中心的客籍人士,亦參與謁祖進香活動,其媽會係屬聖三媽,其聚落即以永靖庄(永靖永東、永西村)、關帝水尾庄(永靖鄉永南、永北村)、太平前後庄(埔心鄉太平村)、瑚璉庄(永靖鄉瑚璉村)等,其信仰含蓋今日永靖鄉市中心。永靖永安宮的廟聯書有「永保七十二庄年年清吉、安排三百六日事事亨通」,說明永安宮三山國王廟在七十庄聯庄組織的地位。

  何以天門宮於 農曆329日 (或30日)至鹿港進香, 農曆41日 回鑾?相傳,枋橋頭天門宮早年曾至湄洲進香,有一年遇颱風而延後回台,湄洲祖廟告知天門宮住持,因海路交通皆不方便,建議可就近至鹿港天后宮進香即可,於光緒16年(1890)改往鹿港天后宮進香。此種民間說法卻與天門宮簡介提及分香鹿港天后宮,並至鹿港天后宮謁祖進香的論述相衝突,因此可視為民間的論述。而天門宮為枋橋頭七十二庄的公廟, 農曆323日 媽祖誕辰之日,係各庄頭至天門宮進香的期間,故於媽祖聖誕後擇日至鹿港進香,農曆3月最後一天謁祖,41日 回鑾,象徵至鹿港天后宮進香二個月之意。

  此外,七十二庄回鑾時,何以要經過秀水下崙村?天門宮內有一塊碑文,上方書「吳椪秀才,係彰化縣秀水鄉下崙人,為人樂善好施,熱心公益。嘉慶君戊午年秋,歸途過本村,適天門宮興建之始,其即捐款協助,功實不可泯。今再重修,本宮特琢數語,以垂永久留念。」文中嘉慶戊午年即嘉慶三年(1798)。每逢枋橋頭七十二庄至鹿港謁祖進香,回程時必經下崙村,並在村內享用早餐,接受下崙村民的招待。

六、交香儀式的特殊性

       枋橋頭七十二庄至鹿港謁祖進香,農曆41日 卯時交香時,鹿港天后宮正殿前案桌需舖上紅布,七十二庄進香大總理、天門宮主任委員、頭香大饒福德宮福德正神正總理三人跪在案桌上,由大總理捧聖筊,進行擲筊交香儀式,擲聖筊後即媽祖應許交香。此時,鹿港天后宮人員將香爐內的香火,以湯匙搖至天門宮的進香爐內,共計三次,而後由七十二庄大總理在天門宮進香爐內點燃三支禮香,交由接頭香大饒福德宮福德正神正總理,並將三支禮香敬獻並恭插於大饒福德宮神轎,完成接頭香的儀式。

七、結語

 枋橋頭七十二庄天門宮至鹿港謁祖進香已百餘年歷史,因主事者的因素,許多媽會時而參與七十二庄謁祖進香,時而自行組團至鹿港進香,相關記錄應長期觀察,以免太早論斷其信仰的興衰。

  枋橋頭七十二庄中的武西保大二媽埔心五福宮,係屬枋橋頭七十二庄組織成員,亦是南瑤宮媽祖會中的聖四媽會的成員。南瑤宮的十媽會中,老四媽會、聖四媽會多分佈在員林、埔心、永靖、社頭一帶,當時信仰區域的產生背景,值得更進一步的探討。

  枋橋頭七十二庄為漳、粵籍族群的聯庄組織,這種超越地域、族群的聯庄組織,以永靖永安宮三山國王為信仰中心的粵籍族群,及以社頭一帶以玄天上帝等不同的神明信仰的漳州籍族群,逐漸靠以媽祖信仰的方式整合起來,消除彼此之間的隔閡。枋橋頭七十二庄的聯庄組織,是最具代表的例子。

堂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